生活中難免會磕傷碰傷,所以每個家庭的小藥箱中消毒液是必不可少的,而市場上消毒液品種繁多,如何選擇適當的消毒液,我們可以先簡單了解一下常見的消毒液性質。

一、紅、紫藥水

小時候,常常見到孩子手上腳上是“紅一塊,紫一塊”的,那是70-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消毒“神器”留下的,紅藥水有效成分是紅汞,一種紅色帶熒光的溶液,含有機汞且作用較弱,適用于小面積創面消毒,不可長期使用,防止汞中毒。紫藥水又稱龍膽紫溶液,消毒作用略強于紅藥水,結痂能力強,適用于小面子淺表創面消毒,這兩種消毒液基本退出“消毒圈”。

二、雙氧水

雙氧水有效成分是過氧化氫,3%的過氧化氫對厭氧菌(比如破傷風桿菌)的破壞能力較強,創面消毒因能產生氧氣而起泡沫,做為消毒劑使用刺激性較大,更經常用來紙張、織物和食品的漂白。

三、醫用酒精

神劇里常常出現往傷口倒酒精或者噴高度白酒的劇情,想想都痛徹心扉,不是所有的乙醇都可以用來消毒,醫用酒精有效成分是75%乙醇,也是前兩年的“網紅明星”,家家戶戶人手必備,醫用酒精用于傷口周圍的皮膚消毒,不可直接用于傷口,刺激性很大,往傷口撒鹽涂酒精都是神劇里“狠人”的選擇。

注意:酒精揮發性強,保存酒精應遠離火種、熱源,溫度不宜超過30℃,防止陽光直射,家庭購買不宜大量囤積。

四、碘伏、碘酒及安爾碘

碘伏、碘酒及安爾碘的有效成分均為碘,消毒作用都很強,碘伏不含酒精,可以直接用于傷口,碘酒含有酒精,具有強刺激性和腐蝕性,盡量不直接用于傷口,使用后需用酒精脫碘,安爾碘全稱為安爾碘皮膚消毒劑,主要成分為碘和醋酸氯己定的酒精溶液,屬于強力、高效、光譜的皮膚消毒劑,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消毒液,安爾碘分I、II、III型,I型含碘量最高,因為含有酒精,所以有一定的刺激性,II型可以理解為II型減弱版,III型的優勢就是不含酒精,適用于兒童及嬰幼兒,著色淺且不需要脫碘,尤其需要注意含碘的消毒劑不能和紅藥水一起使用,以免發生反應產生碘化汞而中毒。

五、硼酸溶液

硼酸溶液主要成分是硼酸,硼酸本身有一定的消毒、防腐作用,在皮膚科應用廣泛,3%的硼酸溶液具有消炎、收斂、清潔、防腐的作用與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于各種滲出性皮疹,如急性濕疹等,可用于沖洗小面積創面與黏膜面,亦可濕敷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對大面積的滲出性創面進行硼酸溶液的濕敷,以免造成大量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嬰兒禁用,避免長期應用。

來源: 泉州市皮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