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歡歡 張雪 婁文佳 林唐棣 北京協和醫院
審核:朱蘭 北京協和醫院 主任醫師/教授
盆底,這一女性生理結構的關鍵組成部分,實則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支撐系統,由封閉骨盆出口的多層肌肉和筋膜組成,這些堅韌而富有彈性的組織在骨盆底部形成一個“吊床”,不僅構成了身體內在的“安全帶”,更是盆腔內重要器官——膀胱、子宮、陰道和直腸的天然守護者。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若因各種原因(如妊娠與分娩、婦科手術干預、特定類型的體育活動、自然年齡增長及盆底肌肉長期缺乏活動等)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時,一系列令人困擾的癥狀便可能接踵而至,包括但不限于尿失禁、便失禁、性功能障礙,乃至嚴重的盆腔器官脫垂現象——盆腔內的器官(如膀胱、子宮或直腸等)異常下降至陰道內甚至陰道外,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幸運的是,通過科學的盆底肌肉鍛煉,有助于恢復盆底肌肉力量,改善這些令人煩惱的癥狀。今天就教您6項針對骨盆帶及其周圍肌群的多元化運動方案,助您守護盆底健康。
一、感知盆底
在正式開始練習前,首先要做的是精準定位并熟悉您的盆底肌肉,步驟如下。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首先,平躺在舒適的平面上,雙腿彎曲,雙腳平放于地面或柔軟的墊子上,確保身體處于放松而穩定的狀態。接下來,嘗試模擬阻止尿液流出的動作,緩慢擠壓并提升肛門與陰道之間的區域,持續5~10秒,隨后緩慢放松。在這個過程中,您應該能明顯感受到生殖器周圍區域的一種緊致感和閉合感,想象自己從盆腔底部緩緩升起,向頭頂方向延伸。重復此練習5~10次,以加深對盆底的感知與控制。
如果您對這一動作的感知尚不清晰,或者難以進行有效的收縮,可以尋求專業盆底物理治療師的幫助。她們會通過陰道指診的方式,直接引導您感受并激活盆底肌群,幫助您更準確地掌握練習技巧,為后續的強化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6項“秘密武器”
骨盆帶是由多塊肌肉、韌帶和骨骼組成的復雜結構,下文介紹的6項運動可以加強骨盆帶周圍的肌肉力量,增強盆底這一“吊床”的穩定性,更好地承托內臟器官,預防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出現。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1.臀橋 臀橋有助于加強臀部、腹部肌群和大腿后側肌肉力量。
圖4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訓練方法:開始時,膝蓋彎曲,雙腳放在地板上,將手臂置于身體兩側,掌心朝下。配合臀部和核心肌群收緊,將臀部向上抬向天花板,盡量保持膝蓋、臀部及肩膀在一條直線上,然后緩慢而有控制地還原。
2.靠墻靜蹲 這個練習有助于加強核心和腿部肌群。
圖5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訓練方法:背對著墻面站立,緩慢將背靠在墻上,然后將雙腳放在身體正前方,使身體得到良好的支撐。彎曲膝蓋,直至膝蓋成90度角。保持肚臍向上并朝向脊柱,以使下背部緊貼墻壁。手臂伸直,保持30~60秒,然后放松。
3.分展運動 這個練習可以加強核心、臀部及大腿內外側肌群力量。
圖6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訓練方法:取仰臥位,膝蓋彎曲,雙腳放在地板上。將手臂置于身體兩側,掌心朝下。將雙腳抬離地面,屈髖屈膝,使小腿與地面平行、膝蓋成90度角。
保持膝蓋成90度角,吸氣將大腿向兩側分開,成跨坐姿勢。呼氣,將大腿向內收,回到初始位置。
4.跪位骨盆運動 骨盆前后傾運動有助于加強骨盆和脊柱的靈活性。
圖7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訓練方法:雙手和膝蓋以跪位姿勢開始,肩膀在手的正上方,不要內扣,臀部在膝蓋正上方。呼氣,逐節彎曲脊柱,尾骨向下傾斜。收下巴,收肚臍,感受脊柱的延伸。吸氣,緩慢回到初始位置。
5.鳥狗式 這個訓練可以加強核心肌肉,改善平衡和協調性。
圖8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訓練方法:以雙手和膝蓋的跪位姿勢開始。緩慢將身體重心轉移到左手和右膝上。然后吸氣,將右臂向前伸,左腿向后伸。暫停片刻以保持平衡,然后呼氣,將右手和左膝放回至起始位置。將重心轉移到右手和左膝上。然后吸氣,將左臂向前伸,右腿向后伸。暫停片刻,然后呼氣,將左手和右膝放回原位。
6.墊上坐姿直腿抬高 這個訓練可以強化核心肌群,提高屈髖的能力。
圖9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訓練方法:坐在一個不穩定的氣墊上,雙腳并攏,雙腿伸直,雙手扶膝或放置在身體兩側,上身挺直。呼氣時將單側腿向上抬至與地面平行,吸氣時向下,動作還原。運動過程中感受核心肌群發力,避免大腿前側過度收縮。居家訓練時,可將不穩定的氣墊替換成柔軟的枕頭。
總之,盆底健康關乎女性的整體生活質量與幸福感。以上6個訓練,可以有效增強骨盆帶周圍肌肉的力量,提升盆底的穩定性,預防和改善盆底相關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如果您的盆底肌力較弱,或者需要更專業的指導,建議咨詢專業的盆底物理治療師,以獲得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和鍛煉指導。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