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Cucurbitamoschata)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助消化;可做多種食物和保健品,是種植比較普遍的經濟作物之一;曾在饑饉之年作為主要糧食之一;在美國南瓜是感恩節的重要食物。以果實、果蒂、根、花、果肉、莖、卷須、葉、種子入藥。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利水、安胎、通乳汁、清肺、平肝、和胃、通絡、清熱、解暑、止血等。
黃花綠葉滿籬笆,茅舍清香溢晚霞。
仙境九天如是許,人間處處是芳華。
**名 稱:**南瓜
**拉 丁 名:**Cucurbita moschata
**分類地位:**葫蘆科 Cucurbitaceae南瓜屬 Cucurbita
**別 名:**冬瓜、番瓜、東瓜、北瓜、番南瓜、翻瓜、飯瓜、金冬瓜、金瓜、癩瓜、朗瓜、老緬瓜、老倭瓜、麥瓜、倭瓜、窩瓜、中國南瓜、囊瓜。
**異 名:Cucurbita pepo var. moschata、Pepo moschata、Cucurbita colombiana、Cucurbita hippopera、Cucurbita macrocarpa、Cucurbita meloniformis、Cucurbita moschata f. yokohamana、Cucurbitamoschata var. colombiana、Cucurbita moschata var.meloniformis、Gymnopetalum calyculatum、Pepo macrocarpus、Pepo moschatus、Pepo eximius.
識別特征:
1、蔓生草本,莖節部常生根,莖長可達5米,密被白剛毛。
2、葉柄粗壯,被短剛毛,葉片寬卵圓形,常具5淺裂,側裂片較小,中間裂片較大,三角形,葉面密被黃白剛毛,常有白斑,葉脈隆起,各裂片之中脈常延伸至頂端,成一小尖頭,葉背面被毛更明顯,葉緣具細齒,先端稍鈍。卷須粗壯,被短剛毛,3-5歧。
3、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萼鐘形,裂片條形,上部擴大成葉狀;花冠黃色,鐘狀,5中裂,裂片反卷,具皺褶,先端急尖;雄蕊3枚,藥室折曲。雌花單生,花柱短,柱頭3,膨大,頂端2裂。果梗粗壯,具縱棱,瓜蒂擴大成喇叭狀;瓠果形狀多樣,因品種而異,外面常具數條縱溝。種子多數,長卵形或長圓形,灰白色,邊緣薄,長約15毫米,寬約10毫米。
**國內分布:**明代傳入我國,現南北各地廣泛種植。拍攝于山東省威海市路邊籬笆墻上。
**國外分布:**原產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世界各地普遍栽培。
**生 境:**喜溫的短日照植物,耐旱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物 候 期:**花果期夏秋季。
**重要價值:**南瓜(Cucurbitamoschata)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助消化;可做多種食物和保健品,是種植比較普遍的經濟作物之一;曾在饑饉之年作為主要糧食之一;在美國南瓜是感恩節的重要食物。
藥用價值:
以果實、果蒂、根、花、果肉、莖、卷須、葉、種子入藥。
果實:甘,平。入肺、脾、胃經。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主要用于肺癰、哮證、癰腫、燙傷、毒蜂螫傷等癥。
果蒂:苦、甘,平。入肺、肝經。解毒、利水、安胎。主要用于癰疽腫毒、疔瘡、燙傷、瘡潰不斂、水腫腹水、胎動不安等癥。
根:甘、淡,平。入肝、膀胱經。利濕熱、通乳汁。主要用于濕熱淋證、黃疸、痢疾、乳汁不通等癥。
花:甘,涼。清濕熱、消腫毒。主要用于黃疸、痢疾、咳嗽、癰疽腫毒等癥。
果肉:甘,涼。入脾經。解毒、斂瘡。主要用于癰腫瘡素養、燙傷、創傷等癥。
莖:甘、苦,微寒。入肝、胃、肺經。清肺、平肝、和胃、通絡。主要用于肺癆低熱、肝胃氣痛、月經不調、火眼赤痛、水火燙傷等癥。
卷須:微苦,平。入肝經。主要用于婦人乳縮疼痛。
葉:甘、微苦,涼。清熱、解暑、止血。主要用于暑熱口渴、熱痢、外傷出血等癥。
種子:甘,平。入大腸經。殺蟲、下乳、利水消腫。主要用于絳蟲、蛔蟲、血吸蟲、鉤蟲、蟯蟲病、產后缺乳、后手足浮腫、百日咳、痔瘡等癥。
編輯:Pierre
來源: 物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