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傾國傾城”?還是“其貌不揚”?

卵子是人體中最大的細胞,人體內絕大多數體細胞的直徑為幾十微米,肉眼看不到。成熟卵泡內排出的卵子有針尖那么大,是一個珠圓玉潤的圓球球,直徑約140微米,仔細看的話,肉眼可以看到一個極小的白點,若用顯微鏡觀察,更像一個美麗飄渺的星球。從結構上看,成熟卵泡內排出的卵丘復合體約20毫米大小,它被許多顆粒細胞包圍,顆粒細胞呈放射狀排列在卵母細胞的最外層,又稱放射冠。卵母細胞最外層包裹一層成分為“黏多糖”透明帶,透明帶和卵子細胞膜之間稱為“卵周間隙”,然后就是包含遺傳物質的卵子公主啦。成熟卵子細胞核內有1條性染色體和22條常染色體。

在試管嬰兒胚胎實驗室中,胚胎學家剝除顆粒細胞后就可以清楚的觀察到成熟卵子的形態。人的成熟卵子處于第二次減數分裂中期(MII),質膜下有1~2排密集的皮質顆粒,胞質內含有線粒體、溶酶體、高爾基體等細胞器。卵子胞質外側包繞著一層凝膠狀外殼——透明帶,其在保護卵子和早期胚胎、精卵識別及阻止多精受精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透明帶與卵母細胞之間的間隙為卵周間隙,含有卵丘細胞分泌的大量糖蛋白和第一極體。發育良好的卵母細胞在形態學上觀察細胞質顆粒均勻光滑,卵周間隙適中,極體圓或橢圓,無碎裂,透明帶光滑,厚度適中,無鋸齒樣改變。

此外,胚胎學家在顯微鏡下還可以見到另外兩種發育階段的卵子:生發泡期(GV)和第一次減數分裂中期(MI)的卵子。GV期卵子,即卵子停滯于減數分裂I雙線期。在顯微鏡下,卵子有一個完整的球形核,含有單個核仁,稱之為生發泡;MI期,光鏡下未見生發泡,也無第一極體。這兩種階段的卵子均為不成熟的卵母細胞,不具備受精能力。

來源: 試管嬰兒“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