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康麗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審核:王紅民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主任醫師

肺栓塞具有發病突然、誤診率高、病情變化快和治療手段有限等特點,是一種讓醫生聞之色變、倍加警惕的病癥,生死往往在一瞬間。不明原因猝死的患者尸檢結果中,肺栓塞是一大原因。就如同引起河道阻塞的淤泥,引起肺動脈阻塞的栓子可以是血栓、腫瘤栓塞、空氣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其中血栓栓子是最為常見的。

一、肺栓塞是怎么形成的?

下肢靜脈的血液瘀滯倘若形成深靜脈血栓,血栓栓子隨血液循環進入肺動脈,就有可能引發肺栓塞。在空間有限的火車或飛機內、打麻將或打游戲久坐不動時,以及長期臥床,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肺栓塞的常見危險因素。大多數血栓較小,或在機體的纖溶系統作用下可以自我溶解;但如果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是處于惡性腫瘤、急性炎癥、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狀態的患者,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會加劇血液的高凝狀態,栓子在血管內游走,最終在肺內動靜脈交織的血管網中被攔截。根據栓子大小停留在不同管徑的血管管腔內,造成阻塞。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二、如何早期識別肺栓塞?

不同于腦梗死、心肌梗死,肺栓塞是靜脈系統的栓子,所以在癥狀上更加隱匿,大多數患者可以沒有任何臨床表現。所謂“胸悶、胸痛、咯血”三聯征指的是大面積的血管阻塞引起肺梗死時的臨床癥狀,是肺栓塞的一種特殊類型,這種情況的診斷會相對容易一些。

急性肺栓塞患者最常出現的癥狀是呼吸困難、氣短、胸悶、胸痛、咳嗽,偶有咯血,大面積肺栓塞可出現低血壓、心動過速、暈厥,甚至心搏驟停危及生命。需要注意的是,尚未形成肺梗死時,呼吸困難可能是唯一癥狀,休息時不明顯,活動期間可加重。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還有的患者無明顯的臨床表現或僅表現為乏力、活動耐力下降等。少數急性肺栓塞患者也可有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癥狀,如疼痛、腫脹,和/或下肢或手臂的紅腫。

但無論是肺栓塞或是肺梗死,診斷都是以肺動脈的CT成像為依據,血凝試驗、血氣分析、心肌酶學、心電圖、心臟彩超等為輔助,同時進行肺栓塞危險因素的篩查。

四、遇到肺栓塞該怎么辦?

肺栓塞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抗凝治療、溶栓治療,少數患者不適合抗凝或溶栓治療的,如果情況允許,要考慮是否可以介入或手術治療。

每種疾病的病情都有輕有重,若已確診肺栓塞不必過度緊張,與醫生配合是最明智的選擇。最基本的措施是保持平靜的心態,避免劇烈活動,預防大便干燥,可能需要的一般處理措施還包括吸氧、監測血壓、心電圖檢查。主要治療方法包括抗凝治療、溶栓治療,部分患者還需考慮介入或手術治療。最常用的傳統口服抗凝藥物是華法林,服藥過程切記遵醫囑進行凝血功能的監測。

五、如何預防肺栓塞?

對于長時間制動或者有高凝風險的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抗凝藥物預防或通過穿彈力襪、動靜脈脈壓沖氣壓等物理措施進行預防,并且在癥狀加重或者未見明顯緩解時,要注意排查是否得了肺栓塞。生活或工作中的“久坐族”,務必要注意多活動、多喝水,盡量避免久站、久坐以及翹二郎腿。勞逸結合的精髓在于——動靜結合,讓肌肉和血液動起來吧!風險這么大的疾病僅僅依靠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解決,那么,大家還等什么呢?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