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麗麗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
審稿:王 芳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 副主任護師
在我們看似平靜的日常生活中,環境因素正以一種不易察覺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環境與健康,這個看似遙遠卻又息息相關的話題,其實早已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就讓我們了解一下環境對我們健康的影響。
空氣,我們呼吸的不只是氧氣
空氣中不僅含有我們賴以生存的氧氣,還含有氮氣、氬氣、二氧化碳、氦氣等多種氣體。空氣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指南》指出,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細顆粒物(PM2.5)的環境中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及癌癥的風險。每年有約700萬人因空氣污染導致的疾病而死亡。此外,高濃度的臭氧也會刺激呼吸道,增加哮喘發作的風險。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個人防護措施:
面對空氣污染,我們并非無能為力。當空氣質量較差時,減少戶外活動,使用空氣凈化器和佩戴口罩是有效的個人防護措施。研究表明,高質量的口罩可以顯著減少吸入PM2.5的數量。作為公民,減少開車、選擇公共交通或綠色出行方式,是我們每個人為改善空氣質量可以做出的貢獻。
水——生命之源,健康之基
水是生命之源,但水質問題卻可能成為健康之憂。污染的水源可能含有重金屬、細菌和病毒,這些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研究表明,長期飲用含有重金屬的水會增加患腎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此外,某些化學污染物,如多氯聯苯已被證實與癌癥有關。鉛污染的水可能導致兒童智力發育障礙。2008年,中國某地區的兒童因飲用含鉛量超標的水而出現發育遲緩和學習障礙。因此,確保飲用水的安全,是我們每個人都應關注的問題。
預防措施:建議使用家用水過濾器,選擇經過嚴格檢測的瓶裝水,并關注當地政府發布的水質報告。公眾也應該積極參與水質保護的行動,如減少使用含磷洗滌劑、支持水源地保護項目等。
噪音與健康——被忽視的隱形殺手
噪音污染不僅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對我們的心理健康造成長期影響。研究表明,長期暴露在高噪音環境中會導致聽力下降、耳鳴,嚴重者可能發展為耳聾;會增加心理壓力以至于抑郁;會影響睡眠質量,導致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長期下來還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
在城市中,交通噪音和建筑施工噪音是最常見的噪音污染源,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預防措施:建議在噪音環境中使用耳塞,改善室內隔音設施,并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減少噪音對健康的影響。
食物鏈中的環境印記
食品安全不僅關乎食品本身的質量,還與環境健康密切相關。農藥殘留和食品添加劑的過量使用,都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研究表明,長期攝入農藥殘留物可能增加患癌癥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食品添加劑,如人工色素和防腐劑也可能影響兒童的發育。
預防措施:建議選擇有機食品和信譽良好的品牌,注意食品標簽上的成分和添加劑信息。
室內環境——看不見的健康隱患
室內環境的質量和我們的健康密切相關。甲醛、霉菌和其他室內空氣污染物可能引發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抑制免疫系統及其他健康問題,如頭疼、眼睛不適、過敏,甚至癌癥。
預防措施:建議保持室內通風,使用環保裝修材料,定期清潔室內環境,避免灰塵和霉菌滋生。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質的清潔產品。定期檢測室內空氣質量。
生物多樣性的消失與健康的關系
生物多樣性的消失不僅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也間接影響人類健康。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可能導致疾病傳播的增加,影響食物供應和藥物開發。例如,森林砍伐和濕地破壞不僅減少了物種多樣性,還增加了疾病如瘧疾和登革熱的傳播風險。
1.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意義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健康。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生態系統能夠提供更多的生態服務,如空氣凈化、水源涵養和疾病控制。科學研究顯示,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其居民的健康狀況通常更好。
2.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每個人都可以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出貢獻。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支持可持續農業和漁業,參與本地的自然保護項目等,都是我們能夠采取的行動。通過這些行動,我們不僅保護了自然,也保護了自己的健康。
氣候變化——全球健康新挑戰
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如熱浪、洪水和干旱,正在成為全球健康的重大挑戰。這些事件不僅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還通過影響食物和水資源的供應,間接影響健康。例如,熱浪可以導致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增加。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1.適應與緩解氣候變化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我們需要采取適應和緩解措施。適應措施,包括改善城市規劃,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增強公共衛生系統的應對能力。緩解措施,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廣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增加森林覆蓋是最有效的緩解措施。
2.個人行動與社會責任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行動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節能減排、選擇低碳生活方式、支持可持續消費,都是我們能夠做到的。此外,參與社區的氣候變化適應項目,支持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環境與健康的關系密不可分。我們每個人的行動,都會影響到這個關系。通過了解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采取科學的防護措施,參與環境保護的行動,我們可以共同守護我們的健康,共創一個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未來。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