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陽贇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副主任醫師

史朝亮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主管技師

焦 偉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主治醫師

審核:施國偉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時代,生育問題成了很多家庭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當“不育”的陰影籠罩在男性身上時,可能會引發一些誤解、焦慮與無奈。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揭開男性不育的神秘面紗,打破那些束縛我們的傳統觀念。

【誤解一:“丁丁”能正常勃起=生育功能正?!?/strong>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只要男人的“丁丁”(陰莖)能正常勃起,可以完成性生活,那么生育功能必然沒問題。

【真相揭露】:雖然性功能與生育功能緊密相連,但兩者絕非一碼事!想象一下,一輛汽車能正常啟動、加速、剎車,但這并不意味著它的發動機就完美無瑕,能輕松通過所有檢測。男性不育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但不限于精液質量差、染色體異常、內分泌失調等?!岸《 蹦苷2?,可以完成性生活,只是生育旅程的起點,但不意味著能夠成功到達終點。

圖1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誤解二:“憋”的時間越長,精子質量越好】

有人堅信,“憋”的時間(禁欲時間)長了,精子就會在體內積累得更多,“小蝌蚪”的質量也會更好。

【真相揭露】:事實上,精子在附睪內積存過久,反而會增加氧化損傷的風險,導致“小蝌蚪”質量下降。適度、規律的性生活不僅有助于保持精子的新鮮活力,還能促進夫妻間的情感交流,何樂而不為呢?看來,想要好“孕”氣,還得學會“適度”這門藝術啊!

圖2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誤解三:我一胎都5歲了,再生一個肯定沒問題】

很多人認為,只要曾經成功孕育過孩子,就意味著生育能力永遠在線,無須擔心。

【真相揭露】:這又是另一個美麗的誤會!生育能力并非一成不變,它受到年齡、疾病、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男性不育癥分為原發性不育和繼發性不育。繼發性不育指的就是那些曾經有過孕育史,但后來因各種原因失去生育能力的男性。因此,即使曾經成功生育,也不代表男性的生育能力一直沒有問題。

【誤解四:單次精液檢查就能定“乾坤”】

有人認為,只要做一次精液檢查,就能準確判斷男性的生育能力。

【真相揭露】:精液檢查雖然重要,但單次結果并不能完全代表真實情況。影響精液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如禁欲時間、近期是否生病、是否服用某些藥物等。因此,建議進行至少2次精液檢查,且2次檢查需間隔一段時間(如2周以上),以獲得更準確的評估結果。

【誤解五:生不出來孩子大概率都是老婆的問題】

在傳統觀念中,生不出孩子往往被視為女性的“問題”,很多男性把不育當成是“人生污點”拒不承認。

【真相揭露】:這是一種極其不公平的偏見!生不出來娃娃(即不孕不育)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可能由男女雙方共同因素導致。女性可能出現各種不孕的問題影響生育,如輸卵管堵塞、排卵障礙、子宮問題等;男性方面,則如前所述,涉及精液質量、染色體異常等多個方面。因此,面對不孕不育問題,夫妻雙方應攜手共進,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這不是“一人之戰”,而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的考驗!

【打破傳統觀念:男性不育并非不可治愈】

在過去,男性不育往往被視為一種難以啟齒的“絕癥”。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生育問題的深入了解,我們逐漸認識到,男性不育并非不可治愈!

針對不同的不育原因,現代醫學提供了多種治療方法,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輸精管結扎復通術、精索靜脈曲張手術等),以及中醫調理(針灸、中藥等)。此外,輔助生殖技術(如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等)也為不育夫婦提供了更多生育選擇。只要我們積極面對、早期診斷、科學治療,好“孕”自然會來敲門!

圖3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男性不育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和神秘,它背后隱藏著復雜的生理機制、多樣的影響因素,也有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面對不育問題,我們應摒棄傳統觀念的束縛,以科學的態度去認識并解決!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