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可以下地了嗎?”

“醫生,我什么時候可以出院?”

“醫生,出院后我還可以運動嗎?”

……

在門診和病房,經常會聽到心肌梗死術后患者各種類似這樣的詢問。

那么心肌梗死術后(包括在住院期間以及出院后),應該采用怎樣的心臟康復方式來對患者的心臟功能進行保護呢?病人應如何配合醫生才能夠提升生活質量呢?

心臟康復這一“養心術”值得了解一下!

58歲的胡叔,近期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因心臟梗死面積大,并發了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在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的支持下,急診冠脈介入手術開通了此次發病的閉塞血管,暫時穩定住了生命。

然而,由于胡叔術前三支主要冠狀動脈均已完全阻塞,此次大面積心肌梗死導致了嚴重的心臟泵功能衰竭和室壁瘤形成。

盡管術后采取了升壓藥物治療以維持血壓,但患者仍然處于持續低血壓狀態,無法自主活動。面對這一復雜且嚴峻的情況,患者及其家屬情緒十分沮喪。

長沙市第四醫院心血管內科四病區負責人、主任醫師何文華組織科室團隊對胡叔的整體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進行了評估,為其制定了個性化的康復計劃。

通過運動療法、飲食療法、心理療法、生活方式改變、規律服藥、定期監測各項指標和進行健康指導等心臟康復手段,胡叔的低血壓狀態逐漸恢復,目前已順利出院。

何文華介紹,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的嚴重疾病。患者在經歷一次心肌梗死后,需要在醫療團隊的指導下,通過醫療治療、生活方式改變、心理支持等多種方式來重建心臟健康。

心臟康復不僅僅是一種治療手段,更是一種改變生活的方式。它有助于減少心臟事件的風險,提高心臟健康水平,并改善整體生活質量。通過有效的康復,可以增強心肌功能、降低血壓、改善膽固醇水平,甚至減輕焦慮和抑郁。

長沙市第四醫院心臟康復中心于2023年通過“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認證。心臟康復中心面向心血管常見病及危重癥康復患者及亞健康人群開展心肺運動測試、6分鐘步行試驗、運動訓練、體外反搏、雙心治療等項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術前術后“一體化”管理及心臟外科術后患者的心臟康復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第四醫院 羅劍 曹軍霞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長沙市第四醫院 羅劍 曹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