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芽的土豆

圖1:發芽的土豆

發芽食物不能吃的,首當其沖的是土豆!

土豆被采摘后有2至3個月的休眠期。當它美美地“睡醒”后,就會開始拼命吸收陽光和水分,為發芽做好準備。

土豆身體中含有一種叫龍葵堿的有毒物質,但含量很低,一般約為10mg/100g。隨著土豆變綠、發芽,其中龍葵堿的含量會十倍、二十倍地增加,特別是霉變發芽的土豆,龍葵堿的含量會增加140~460倍!

我們吃了發芽土豆后,會出現口舌發麻、惡心嘔吐、腸胃不適、呼吸困難等急性中毒癥狀。

2.發芽霉變的紅薯

適合紅薯發芽的生長條件,也很適合霉菌的生長繁殖。所以,一般發芽的紅薯,常常會伴隨著一些霉變,產生甘薯酮等毒素。因此,如果紅薯發芽了,一定要仔細檢查是否有霉變情況;一旦發現紅薯外部有褐色或黑色的斑點,千萬不要食用。

3.發芽霉變的花生

和紅薯相似,適宜環節下花生也會發芽、霉變。花生發芽本身可以吃,但由于在發芽時會出現表皮破損,很容易受到霉菌感染。花生霉變后,不僅表皮會呈現出黑色或黃褐色的細菌孢子菌絲、產生致癌的黃曲霉毒素,同時還會有異味。所以,霉變發芽的花生不能吃!

三、紅心甘蔗不能吃

甘蔗適合栽種于土壤肥沃、陽光充足、冬夏溫差大的溫帶和熱帶地區。它既是制造蔗糖的原料,又可提煉乙醇作為能源替代品。因其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還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深受人們的喜愛。

在我國,甘蔗通常在每年的10月~12月份成熟并采收。甘蔗在收割時根部會被砍斷,暴露在空氣中。這個時候,一種叫“節菱孢霉菌”的植物腐生菌就會通過這些切口進入到甘蔗的果肉中;隨著儲存時間超過次年3、4月份,節菱孢霉菌就會在甘蔗中大量繁衍并產生中樞神經毒素“3-硝基丙酸毒素”。原本淺黃色肉質的甘蔗,就變成了含有大量毒素的“紅心甘蔗”。

這種中樞神經毒素不但毒性非常強,清洗和加熱等方法也無法徹底被去除!僅0.5g就可引發急性中毒。輕者惡心、嘔吐、腹痛,重癥還可能會出現僵直、驚厥、休克等情況,更嚴重的可能留下終生殘疾。因此,帶有紅黃色、棕褐色或青黑色的“紅心甘蔗”堅決不能吃。對原料未查驗過的甘蔗汁,食用時也要慎重。

四、腐爛的水果不能吃

你們知道嗎?我們所需要的維生素C在人體內是不能合成的,主要靠新鮮蔬菜與水果來供給。特別是橙子、棗子、草莓、柑橘、檸檬等水果,維生素C含量最多。

水果出現霉變、腐爛,一般先是先從外表受損的皮肉部分開始。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在這里不斷生長繁殖、伴隨產生亞硝酸鹽、霉菌毒素等有毒物質;最后,整個果肉都可能受到侵蝕。

如果吃了這種水果,不僅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瀉等胃腸道中毒癥狀,還可能引起全身的炎癥反應,甚至還會致癌或危及生命。

因此,存放水果時,盡量放置在蔭涼、通風處,保持水果的新鮮。一旦水果外表出現腐爛就應整個丟棄,不可只切除腐爛部位、進食外觀良好的部位。在購買現榨果汁時,要特別注意水果原料的新鮮度。

背一背(食品安全小知識)

發芽土豆莫要吃,霉變食物快丟棄。

紅心甘蔗絕勿食,堅果水果趁“鮮”吃。

食安知識要牢記,身心健康有信心!

來源: 江西省營養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