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專家:王學江

首都醫科大學病理生理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人吃五谷雜糧,生病不可避免,

生病吃藥也是人之常情。

藥片太大,我掰開分次吃!

病情好轉,我掰開少吃一半!

膠囊粘嗓子,把粉末倒出來沖水喝!

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這樣當然有問題!問題還很大!

01

降壓藥掰開吃致人昏迷!

近日,福建一位40歲的高血壓患者,吃完降壓藥后不到半小時就突然眼前發黑、冒冷汗、腿軟,血壓差點測不出。

而引發這一危險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她吃藥時把藥片咬開了。

原來,這位高血壓患者已有1年多的高血壓病史,最近最高血壓達160/100mmHg,便以為是藥量不夠,于是用牙咬斷降壓藥,吃了大半片。不到半小時,她突然眼前發黑、冒冷汗、腳軟站不住,一下子癱在沙發上,沒力氣睜開眼睛,甚至血壓都快測不出來了。家人趕快將其送至醫院,經過醫生查看,發現患者服用的降壓藥是硝苯地平控釋片

醫生表示,這種藥物1片相當于3片普通硝苯地平片的劑量,一旦咬碎、掰開、研磨服用,大劑量的降壓藥會瞬間釋放到體內,導致血壓突然明顯下降,嚴重的還會導致休克

02

所有藥物都不能掰開吃?

藥片能不能掰開或碾碎吃,主要取決于藥物劑型,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藥物劑型。

臨床常用的片劑種類繁多,可分為普通壓制片、薄膜衣片、腸溶片、包衣片、舌下片、分散片、口含片、緩釋片、控釋片、泡騰片等。其中,分散片、口含片、舌下片、咀嚼片等由于性質比較均一,進入人體后可迅速崩解吸收,在保證劑量準確的情況下,可按要求掰開、碾碎或咀嚼服用。

但其實,更多藥物是不能掰開服用的,一旦掰開,不僅影響藥效,更嚴重的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03

這些藥不要掰開吃!

控釋片

我們在前文提到的“硝苯地平控釋片”就是不能掰開吃的藥。控釋片是在藥物外面包裹上一層“水能進來但藥出不去”的不溶性半透膜的外殼,會以恒定的速度在體內釋放,從而長時間維持藥效,減少服藥次數。

普通藥片的藥物起效、吸收和消失的速度通常在4—6小時左右,因此需要一日三次服用,控釋片可以恒速釋放藥量,它的藥量是普通藥片的3倍,僅需一日一次服用,藥效可以在體內恒速釋放24小時左右。

專家強調,控釋片在服用時應整片吞服,一旦咬、嚼,掰斷藥片服用,都會破壞控釋片的恒速緩慢釋放功能,相當于患者以3倍劑量服藥。

緩釋片

緩釋藥物和控釋藥物略有不同,雖不是恒速釋放,但它可以讓藥物緩慢地釋放。初期釋放量較多,隨后逐漸減少。通過減緩藥物釋放速度,延長藥物在體內的作用時間,進而達到減少服藥次數的目的,既然減少了服藥次數,里面的藥量必然也比普通藥物的劑量要高。

大多數控釋和緩釋不可以掰開服用,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是可以的,一般來說,可以掰開服用的藥片上面會有刻痕,比如可以沿著刻痕掰開服用,但也不可咀嚼或研磨服用

腸溶片

腸溶片是為了讓藥物繞開胃部,在腸道內溶解,而給片劑包了一層“腸溶衣”。

來源:健康報

如將其掰開服用,藥物可能在胃內就溶出,不僅容易導致藥物受到胃酸等影響而失效,還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適。

膠囊型

很多人不喜歡服用膠囊型的藥物,感覺在吞咽時膠囊外衣會黏住口腔或嗓子,因此選擇拆開膠囊,將藥粉導出沖水喝。但這,是不對的!

一旦將膠囊掰開服用,藥物可能會受胃酸影響,不能在特定部位釋放,影響藥效,同時可能增加藥物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

化療藥、靶向藥

這類藥物也要注意避免掰開服用,尤其是化療藥物,通常毒性較大,使用時務必謹慎且遵醫囑。

04

謹慎查看說明書!

如藥物不屬于以上幾類,但又想知道能不能掰開服用,除咨詢醫生外,服藥前應仔細查閱說明書。如果說明書中沒有明確告知可以掰開服用,或者有“整粒吞服”等提示語,則應完整吞服,以確保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來源: 北京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