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胡芳忠。

唯實勵新,精進臻善。從一名初出茅廬的技術研究員到一名技術尖兵,從一位青澀少年到現在的有為青年,他用勤奮書寫人生傳奇,用青春與熱血詮釋著初心與使命。積跬步以至千里,十余載風雨兼程,他立科技報國之志,始終奮戰在研發和生產一線,成功突破多項技術壁壘,實現多項“零”的突破,為企業發展注入無限活力,他就是來自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研究員胡芳忠。

突破核心技術 填補國內空白

“特殊鋼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核心基礎材料,對高端裝備制造業安全、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痹诤贾铱磥恚瑳Q心做一件事情并不難,難的是把這件事情一直堅持做下去。從2013年初入公司到如今,與堅硬的鋼鐵相伴的歲月里,這位來自山東的漢子,性格也逐漸變得更加成熟穩重。

近年來,他以相變理論為基礎,以材料微觀組織調控為核心,圍繞極端條件下服役的鋼鐵結構材料的合金設計、組織調控、冶金制備、應用性能評價,聚焦軌道交通車軸鋼、齒輪鋼、風電齒輪鋼、重載及輕量化新能源汽車齒輪鋼、非調質鋼等新型材料研發開展工作;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國家工業強基工程項目1項,國家重點攻關項目1項,安徽省科技重大科技專項6項,安徽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授權發明專利92項,發表論文30余篇,制修訂國家標準1項、冶金行業標準1項;榮獲安徽省戰略新興產業技術領軍人才、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負責人、安徽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冶金科技獎一等獎、安徽省發明專利銀獎等。

深耕科研一線 實干成就夢想

壁立千仞匠心添筆,風華正茂智造卓越。多年來,胡芳忠始終堅守在新特鋼產品開發第一線,為現場工藝攻關、產品結構調整及用戶技術服務等做出卓越貢獻。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常年積累的行業知識給了他前進的動力,也為他開辟了一條寶貴的創新之路。

風電齒輪鋼廣泛應用于風力發電機中,由于風電齒輪鋼使用環境多用于海上、荒漠、高原等復雜環境和自然條件惡劣地區,更換成本巨大,維修困難,所以用戶對使用可靠性要求極高。面對挑戰,胡芳忠迎難而上,帶領研發、制造團隊開展了幾十輪的工藝試驗,從可行性研究到實驗室分析再到生產線試制,每一輪試驗他都緊盯在現場。胡芳忠深知責任重大,面對復雜的市場形勢和激烈的行業競爭,他始終以清晰的頭腦、縝密的思維、精準的判斷、果斷的行動沖鋒在前。生產環節復雜冗長,任何一點微小的波動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通過調整精煉、連鑄等工藝開展了多輪試制,歷經近十年的不斷優化和提升,他帶領團隊最終尋找到了合適的工藝窗口,成功通過了用戶要求,實現了批量供應。該產品不但成功應用于風電領域,還推廣應用于軌道交通、汽車等領域,部分產品不但替代進口,填補國內空白,制造的零件還出口至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

守于職,精于工,敬于業。除了日常的工藝攻關,胡芳忠與團隊還要時刻針對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及時調整工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在服務用戶的同時不斷自我加壓,才能尋求機遇,實現突破。對于胡芳忠來說,他更像是“技術型營銷選手”,只有不斷地奔波在市場,了解客戶的技術需求,為客戶提供適當的解決方案,才能獲得客戶信任,最終成功拿下訂單。在新產品開發方面,他帶領團隊開發用戶,與用戶聯合開展工藝替代項目,與主機廠聯合開展非調質鋼定制化開發工作,為用戶大幅降低采購成本,獲得用戶一致認可,支撐了營銷用戶開發工作與特鋼產品結構調整。

滴滴汗水澆灌出累累碩果。胡芳忠勇于擔當,大膽創新,攻堅克難,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業績。他將繼續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向著更高的目標奮勇攀登。

來源: 安徽省科技創新服務中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