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北方的差異
在我國,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飲食習慣是不太一樣的。南方人喜愛吃米飯和米粉,而北方人則是以面食為主。這是為什么呢?
這與南北方的氣候環境有關。在我國南方,大多數地方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盛產水稻,因此以大米為主食。我國北方降水較少,加上緯度等因素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種植喜干耐寒的小麥。所謂因地制宜,農民種啥吃啥,時間久了也就形成了南北方飲食習慣上的差異。
二、特色美食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在悠久的歷史長河里,勤勞聰慧的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很多美食,這些美食各具特色,形成了中國美食的多樣化,也讓中國成了世界美食大國。
北京烤鴨是北京的一道傳統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因其獨特的制作方式,選用優質肉食鴨,果木炭火烤制,菜品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口感肥而不膩,被譽為“天下美味”。
圖1:北京烤鴨
三杯雞是江西寧都的傳統名菜,因其在烹制時不放湯水,僅用米酒一杯、油一杯、醬油一杯,故得名“三杯”。據說它的來歷還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呢。三杯雞這道菜風味獨特,以色澤紅潤光亮,雞肉軟滑細嫩,醬汁醇厚香濃而聞名。看到下面這幅圖片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呢,你呢?
圖2:三杯雞
三、美食的故事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在許多美食的背后有著有趣的故事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羊肉泡饃的故事
傳說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在稱帝前曾經受困于長安,許多天都吃不飽,過著忍饑挨餓的生活。有一天他路過一家煮制羊肉的店鋪,因實在走不動便在其門口休息,掌柜見其可憐,便讓其把自帶的干饃掰碎放在碗中,然后給他澆了一勺滾熱肉湯,放在火上煮透。趙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覺得這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美食。
后來,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仍不忘當年吃過的羊肉煮饃,有一日他特地同大臣到長安專門找到這家飯鋪又吃了次羊肉泡饃,仍覺得鮮美無比,勝過他吃過的山珍海味,后來還重賞了這家店鋪的掌柜。皇上吃泡饃的故事一經傳開,此美食也成了長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周圍的城市也陸續出現牛、羊肉湯的店鋪直到現在。
圖3:羊肉泡饃
來源: 江西省營養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