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年輕,眼睛卻老了,對于大部分40-50歲人群來說,開始面臨“視覺初老”的窘境。隨著現代生活方式變化中老年人群的近距離用眼需求越來越高,老花眼、白內障逐漸成為中年人生活“新瓶頸”。

出現老花眼的原因?

老花眼又稱“老視”,在40歲左右開始發生,常見于中老年人。天津大學愛爾眼科醫院曹向榮院長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眼內的晶狀體逐漸硬化,睫狀肌功能也逐漸降低,從而引起眼調節功能下降,導致向近距離調焦的能力衰退,產生看近處困難的現象。

除了年齡之外,個人的身體素質、閱讀習慣以及眼睛的屈光狀態、生活環境等因素,都可能對老花眼的嚴重程度造成影響。它不是疾病,是人眼調節能力的自然下降,一種正常的功能退化

老花眼的典型癥狀!

  • 近距離閱讀困難?:需要將書本、手機等物品拿得更遠才能看清。
  • 光線敏感?:在昏暗環境下閱讀更加困難,需要更強的光線輔助。
  • 眼睛疲勞?:長時間閱讀或進行精細工作時,眼睛容易感到疲勞、干澀或酸痛。
  • 頭痛?:由于視覺努力過度,有時會引起前額或眼周的輕微頭痛。

產生白內障的原因

中老年人出現白內障的主要原因是晶狀體老化或自身疾病使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發生混濁。然而晶狀體出現混濁后無法逆轉,目前治療白內障的手段是通過手術將混濁的晶狀體置換成透明的人工晶體。

大多數老花眼人群都選擇佩戴老花鏡改善視力,但是要特別強調的是,老花眼也有度數,需要通過專業的眼科檢查,根據視力情況選擇合適的老花眼鏡與白內障相同,老花眼其實也可以做手術,老花白內障手術通過植入屈光性人工晶體,在解決白內障問題的同時還能解決老花眼問題,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遠、中、近全程視力,手術后不再需要佩戴老花鏡,也成為了越來越多中老年人群更加青睞的選擇。不過任何方式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并結合醫囑綜合考慮,選擇更為適合自己的方案。

來源: 愛爾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