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發現最近的小便里有好多泡泡,這就是蛋白尿嗎?我的腎是不是壞掉了?”
今天我們來為大家科普蛋白尿,一起讀懂藏在尿液里,有關腎臟健康的蛛絲馬跡。
尿蛋白生理狀態
尿蛋白是指尿中蛋白含量超過正常范圍時的一種常見的臨床尿檢異常結果,正常人體每日從尿中排出的蛋白質含量很少,主要是低分子量蛋白質和少量白蛋白,一般24小時排出量小于150毫克,且尿常規的蛋白質定性檢查呈陰性。
尿蛋白確診標準
如果檢查中出現尿蛋白定性大于等于陽性,24小時尿蛋白量大于150毫克,尿蛋白尿肌酐比大于0.2,其中任何一條便是蛋白尿。
蛋白尿是腎臟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也可見于某些非腎臟疾病。
尿蛋白泡沫產生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蛋白尿不等于泡沫尿,尿液泡沫的產生原因關鍵在于液體表面張力,導致泡沫尿的原因多種多樣,不一定和腎臟有關。它的出現僅代表尿液的表面張力增高了,比如飲水過少或出汗過多,尿里的無機鹽濃度升高,使尿的表面張力升高,待尿液靜止片刻,泡沫會自行消失。
如果屬于這種情況,大家只需要注意補充水分。
蛋白尿的類型
蛋白尿也存在多種類型:
1.生理性蛋白尿:因發熱受凍高溫作業應激狀態,交感神經興奮劇烈運動之后,出現的一過性蛋白尿,而腎臟并無器質性病變的生理性蛋白尿。
2.假性蛋白尿:往往因為尿中混有血液膿液高濃縮尿,或者曾使用造影劑頭孢磺胺等,另外也可能提示患有下尿路疾病。
3.直立性蛋白尿:一種常發生于青少年的直立性蛋白尿,是指尿蛋白在人體直立時會出現,平臥時又會消失的發病原因尚未明確的臨床尿檢異常結果。
4.病理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尤其需要注意,其特點為持續性——多為持續性蛋白尿,伴隨癥——常伴有腎臟病的其他表現,如高血壓、水腫等,合并其他問題——常合并其他尿檢異常,如血尿、白細胞尿、管型尿。
腎臟好比身體的篩子,篩進身體的廢物垃圾,作為寶貴的營養物質——蛋白質是不允許透過的,如果漏出來的蛋白多了,那極可能意味著篩子破了,即腎臟有器質性問題,各種原發或繼發性腎小球疾病,腎小管間質疾病、遺傳性腎病、腎血管疾病和其他腎臟病(妊娠性腎病、放射性腎病、移植腎病)等都可能導致病理性蛋白尿。
一旦持續出現泡沫尿,還飄著油狀物,甚至出現像啤酒泡沫一樣細小的不易消散的泡沫,這極有可能是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升高導致的,此時必須提高警惕,盡快去醫院進行尿常規檢查,通過隨機尿蛋白標志物的檢測,可以確定腎損傷類型。因此,對這些患者的長期隨訪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不同的隨機尿蛋白標志物在不同個體及疾病所處的不同階段變化較大,聯合檢測尿蛋白標志物有助于早期診斷腎臟損害。
此外,對于蛋白尿的防控,普通人群可通過每年檢查一次尿常規,或做一次隨機尿蛋白定量監測,尿蛋白標志物檢測進行篩查。
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老年人、有腎臟病家族史的人群更應密切關注,尿蛋白情況保持定期復查和長期隨訪。
本文作者:應芙蓉(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主管技師)、馬駿(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理科主治醫師)
其他人員:陳晨、呂宇潔、童宇恒、楊秋琴(溫州醫科大學)
來源: 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