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新聞報道“男子在藥店購買并服用止疼藥后心源性猝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事件再次將心源性猝死這一嚴重的健康問題帶入了公眾視野。心源性猝死是一種極其危險且常常突發的狀況,下面讓我們來深入了解這一問題。

一、心源性猝死的定義

心源性猝死是指因心臟原因導致的突然死亡。通常情況下,患者在癥狀出現后1小時內,甚至瞬間就可能發生心臟驟停,導致死亡。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臟作為人體的核心器官,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一旦心臟出現嚴重問題,無法正常工作,就會迅速危及生命。

二、心源性猝死的誘發因素

(一)疾病因素

1.冠心病:這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或堵塞,影響心臟的血液供應,當心肌缺血嚴重時,可能引發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

2.心肌病:包括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這些疾病影響心臟的結構和功能,使心臟變得脆弱,容易出現心律失常和猝死。

3.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嚴重的心律失常,可導致心臟無法正常泵血,短時間內即可導致生命危險。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過度勞累:長期的高強度工作、缺乏休息,會使身體和心臟處于極度疲勞狀態,增加心臟負擔,容易誘發心源性猝死。

2.情緒激動:劇烈的情緒波動,如憤怒、悲傷、興奮等,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大量腎上腺素等激素,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猝死的風險。

3.吸煙飲酒:煙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質會損害心血管系統,導致血管收縮、動脈硬化等;過量飲酒則會影響心臟的節律和功能,增加心律失常的發生幾率。

4.缺乏運動:長期缺乏運動,身體代謝功能下降,容易導致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這些都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因素。適當的運動有助于增強心臟功能,降低患病風險。

(三)其他因素

1.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可能會對心臟產生不良影響,如部分減肥藥、抗心律失常藥、止疼藥等。在使用藥物時,一定要嚴格遵循醫囑,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2.環境因素:寒冷、高溫等極端天氣條件,以及突然的驚嚇等,也可能誘發心源性猝死。特別是對于有心血管疾病基礎的人群,更要注意環境變化對身體的影響。

三、心源性猝死的預防措施

定期體檢對于中老年人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的人群,定期進行全面的體檢至關重要。體檢項目應包括心電圖、心臟超聲、血壓、血脂、血糖等檢查,以便及時發現潛在的心血管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合理飲食:保持均衡的飲食,減少高脂肪、高鹽、高糖食物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全谷類食物和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2.適量運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等,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運動時要注意循序漸進,避免過度勞累。

3.戒煙限酒:堅決戒煙,盡量避免飲酒,或限制飲酒量。男性每天飲酒量不應超過兩個標準飲酒單位(一個標準飲酒單位相當于14克純酒精),女性應更少。

4.控制情緒: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態平和,避免過度緊張、焦慮和憤怒。可以通過冥想、深呼吸、聽音樂等方式緩解壓力和情緒波動。

5.遵醫囑治療:如果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增加猝死風險。

6.注意環境變化:在寒冷天氣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導致血管收縮;在高溫天氣要注意防暑降溫,避免中暑和脫水。同時,要盡量避免突然的驚嚇和劇烈的環境變化。

四、心源性猝死的急救措施

1.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發現患者心臟驟停時,應立即撥打當地的急救電話(如120)。保持冷靜,清晰地告知接線員患者的狀況和確切位置,確保救援人員能夠迅速到達。

2.進行心肺復蘇(CPR):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的同時,如果現場有人掌握心肺復蘇技能,應立即開始實施CPR。

正確的CPR步驟包括:胸外按壓,將患者平躺在硬質表面上,雙手疊放,用掌根在患者胸骨中部快速而有力地按壓,按壓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過6厘米,頻率保持在每分鐘100到120次;開放氣道,輕輕托起患者的下巴,使頭部后仰,打開氣道,以便患者呼吸;人工呼吸,如果受過訓練,可以給患者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如果沒有受過訓練,可以僅進行胸外按壓;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如果現場有AED,應立即使用。AED是一種能夠分析心律并給予電擊除顫的設備,非常關鍵且易于操作。遵循AED的語音指示,進行操作。

通過這些急救措施,我們可以在專業人士到來之前,為心源性猝死患者爭取到極其寶貴的生存機會。然而,最重要的是預防,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醫療檢查,我們可以大大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心源性猝死雖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防不可治。通過提高公眾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加強預防措施,以及在緊急情況下采取正確的行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守護生命的重要一員。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心臟健康,讓心源性猝死不再是生命的無聲殺手。

來源: 康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