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聯合頒發給了兩個研究小組。研究人員來自中國、英國、土耳其和美國,研究人員試圖了解小鴨如何排成隊形游泳而獲得此獎。

圖源:Pixabay

該獎項的一個工作發表在《動物游泳的力學和生理學》一書中,另一個工作發表在《流體力學雜志》上。早在1994年,生物學家Frank Fish就很好奇動物的隊形運動(如集群)如何減少個體動物的能量消耗。

根據發表在《流體力學雜志》上的研究,小鴨子在開放水域中以高度組織化的隊形跟隨它們的母親。這就產生了三個問題,即為什么小鴨子要排成隊形游泳,最好的游泳隊形是什么,以及隊形游泳時每個個體能保存多少能量。

研究者們用乘波(wave riding)和傳波(wave passing)來概括鴨群排隊游泳中的流體力學關系。乘浪正如其名,如圖所示。當領頭鴨子游泳時,它會在水中產生尾流和尾波。根據后面的鴨子在波浪上的位置,它可以像上坡或下坡游泳一樣,前者比后者需要更多的能量消耗。事實上,這種效果可能非常強烈,以至于尾隨鴨子所受到的阻力可能是負的,就好像它被拉著一樣。當然,領頭的鴨子走得越遠,其尾流就越小,這意味著后面的每一只鴨子乘浪的節能效果都會減弱。然而,這就是波傳遞發揮作用的地方。其余的小鴨也可以以單列隊形維持乘浪優勢。因此,乘波和傳波可能是水禽游泳形態進化的主要原因。

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水禽的編隊運動可以節省個體能量消耗的原因。這個概念正是普通汽車、自行車手和跑步者在比賽中所做的。這個研究引起了轟動,不僅因為其令人驚嘆的因素,還因為在引人入勝的系統背景下呈現了具有數學挑戰性的信息。從小鴨身上抽象出來,這項研究的結果有可能應用于航海船只或其他動物的群體動態。如果將這一結果應用于水火車形式的貨運,可以顯著節省燃料,而且還可能在以下方面有用:優化運輸和物流。

供稿單位:重慶市無線電科普體驗中心

審核專家:張啟義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