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新聞發布會現場 通訊員 馬丁 攝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落地”浙江!7月10日下午,記者從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近日,嫦娥五號第七批月球科研樣品正式發放至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簡稱“杭高院”)物光學院舒嶸教授團隊,這標志著杭高院首次以第一申請單位身份成功獲批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也是浙江首次經國家航天局正式批準后收到的樣品。

此前,此次樣品發放經月球樣品專家委員會評審,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審核并通過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關于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申請。

浙江獲批月球樣品資料圖 圖源: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浙江獲批月球樣品資料圖 圖源: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挖寶”歸來,將1731克珍貴的月球樣品帶回地球。作為我國首次實現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其成功發射和返回標志著我國在月球探測領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此次杭高院成功接收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不僅為浙江空天信息領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也是杭高院科研實力與創新能力的生動展現。

杭高院物光學院首席教授舒嶸向杭高院常務副院長鄭崇輝轉交“月壤”樣品證書 通訊員 馬丁 攝

月壤一小捧,探月一大程。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杭高院接收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共2份,其中200mg粉末樣1,13mg光片樣1。這一小捧“月壤”,是繼1976年前蘇聯Luna24任務后,時隔44年人類再次成功從月球采集并返回的樣品,對深入開展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這次“無價之土”落地浙江,意義重大、價值非凡、影響深遠,是杭高院積極助力中國探月工程、為人類揭開月球奧秘的切實舉措。

記者還從現場了解到,負責此次嫦娥五號“月壤”研究的杭高院物光學院首席教授舒嶸團隊,匯聚了一大批來自光學、電子、光譜、機械、遙感等多學科領域的青年科研人員,面向月球與行星探測重大戰略與重要領域,為研究月球和行星地質演化過程及探尋生命痕跡提供新方法。團隊曾成功研制嫦娥系列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主動光電載荷,多次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高水平文章。

舒嶸表示,接下來團隊將基于嫦娥五號“月壤”開展相關載荷研究及驗證試驗,把這珍貴的月球“土特產”研究透、研究深,為了解、認識月球提供更多寶貴的數據支持,為杭州空天信息產業發展助力增勢。

來源: 潮新聞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