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雷暴雨過后,相信一波絕美晚霞又在不少人的朋友圈占據絕對“c位”。
攝影 卓虹
攝影 卓虹
攝影 王婷
高溫和雨天,每年入夏以來,大家都格外期待清晨和傍晚的天空。大片大片或團狀或絮狀的云朵,粉嘟嘟、紅彤彤的,怎么拍都不過癮。如果這天有火燒云,絕對可以成為夏日消暑的一大慰藉。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份從古至今,大自然所帶的“瑰麗浪漫”是怎么來的?近幾天的“高溫模式”,是開啟火燒云絢爛的鑰匙嗎?為此,潮新聞記者采訪了浙江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毛燕軍。
攝影 李曉旭
什么情況會產生“火燒云”?
火燒云,其實是大氣變化的現象之一,通常指的是出現在日出或日落時的赤色云霞。
毛燕軍介紹,火燒云的形成,是陽光透過厚厚的大氣層,被大量的空氣分子散射。不一樣的太陽光斜射云層會產生不同的顏色。
比如傍晚時,擁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的太陽光,會穿過云層。在這場“光的旅行”中,因為云中懸浮的水滴或者斜射的角度不同,青、藍、紫等其他顏色因為波長較短會相繼“走散”,紅色、橙色光等波長較長的光,就成為“最堅強”,被減弱最少的光,被保留下來照射在天空、云層上,形成了鮮艷奪目的彩霞。
太陽天天上山下山,為何火燒云卻不常有?毛燕軍表示,我們肉眼能看到火燒云,也是需要“天時地利”的條件的,首先當天的云層不能太厚,足夠太陽光穿透,此外,也需要大氣中,含有適量的水汽。
這也解釋了,為何夏天短暫的降雨,會讓火燒云變得格外絢爛。
攝影 李曉旭
“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里”
不少攝影愛好者們會在網上通過預測信息,提前預告當天是否會出現“世紀晚霞”。毛燕軍表示,大家要看實時、定點的天空云層情況,或大氣水汽情況。“這些信息可信,但也不一定完全準確。”
“其實朝霞晚霞一年四季都有,并不是夏天的特產,但在夏天可能會更常出現。”毛燕軍補充道,因為夏季陽光充足,炎熱也會利于地面的水汽往高空對流,形成層積云;同時夏季雷雨天氣更多,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充足的水汽也會對晚霞帶來有利影響。
有諺語流傳,“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里”,就是說早上看到朝霞,意味著今天要下雨,晚上的晚霞則可能表示第二天是個好天氣。毛燕軍也認為,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因為早燒表示西邊的天空已經有云存在,天空狀態并不穩定;傍晚出現火燒云,則表示西邊的上游地區云層已經消散,籠罩在本地上空的雨云即將東移。”
“但這僅適用于大眾對天氣進行短時間的預測。更準確的預測則需要進一步更詳盡的科學觀察和數據監測。”毛燕軍說道。
來源: 潮新聞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