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是

山楂、柿子、板栗、螃蟹等

大量上市的時節

它們都是不少人的“心頭好”

但你知道嗎?

板栗和山楂混在一起吃

可能存在健康風險!

胃里長出5*8cm的結石 問題出在吃

47歲的張先生(化名)感覺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已有近半個月,前兩天腹痛加劇,還都是黑便。張先生嚇壞了:“不會是腸癌吧?”

在醫院進行了胃鏡和結腸鏡檢查后,發現張先生的腸道很健康,但一年前同樣健康的胃里卻出現了一個5*8cm的結石。

為弄清楚這么大顆結石究竟是咋來的,醫生帶著張先生細細復盤這半個月前的飲食,這才發現端倪。一到秋天,張先生就喜歡躺在院子里的搖椅上吃板栗和糖山楂,兩天前,他甚至一口氣吃了半斤山楂,殊不知這“秋日限定”美味吃多了也不行。

所幸,通過醫院治療,張先生的腹痛癥狀消失,復查時,胃內也沒石頭了。“還好不用動刀子,以后再也不敢一下子吃這么多山楂了。”逃過一劫的張先生仍心有余悸。

山楂和板栗一起吃

真的會長結石嗎

此前也有網友發帖稱:妻子因為一晚上連吃了大量的山楂和板栗,出現了嚴重胃痛,去醫院就診后初步診斷為胃炎(去年胃鏡提示淺表性胃炎)、胃石。

他還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診斷單據,并提醒大家板栗和山楂不要一起吃。

俗話說:八月的梨棗,九月的山楂,十月的栗子笑哈哈。不少網友表示一般賣板栗的旁邊就是賣山楂,這倆是搭配著一起賣的。

那么山楂和板栗一起吃,真的會長結石嗎?

山楂富含鞣酸和果膠,板栗富含植物蛋白和膳食纖維,同時進食后,在胃酸作用下,鞣酸與食物中的蛋白質混合后會形成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物,鞣酸蛋白沉淀物與植物纖維、果膠等食物殘渣混合在一起,則會如同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最終形成胃結石。

是否產生結石在很大程度上受個體差異和食用量影響,并且通過脫澀處理后的山楂,鞣酸含量會降低。對健康人而言,即使產生少量鞣酸蛋白沉淀物,也可隨著胃腸蠕動排出體外。

消化內科醫生提醒,不建議大家空腹食用柿子、山楂、黑棗等富含鞣酸的食物,也不要把橘子、獼猴桃等酸性水果與板栗、螃蟹、肉類等高蛋白食物一起吃。

有胃炎、胃潰瘍及胃腸動力不好的人群,尤其是兒童和老人,應盡量少吃柿子和山楂,更不要混著吃。

若進食后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請盡早就醫。

對于那些愛吃柿子、山楂、黑棗等富含鞣酸食物的市民,醫生提出了4個“不要”:

  1. 不要在空腹時候食用;

  2. 不要大量食用;

  3. 不要和酸性水果一起食用,如橘子、獼猴桃等;

  4. 不要和高蛋白食物一起食用,如螃蟹、肉類等。

來源:中國質量報

來源: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