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說法比較片面。
牛肉在某些情況下出現綠色往往是由于一種叫做“光柵效應”的光學現象,而非食品安全問題。“光柵效應”是光的一種衍射現象。當牛肉被垂直紋理切割時,肌纖維被切斷,在斷面上形成了很多規則排列的凹凸狀結構。這些結構在光線照射下,由于光的衍射現象,可能會出現牛肉表面發綠的現象。這種綠光通常具有金屬樣光澤,且換個角度觀察時,色澤會發生變化甚至消失。
此外,這種光柵效應不僅出現在牛肉上,豬肉、羊肉等其他肉類也可能出現類似現象。如果牛肉發綠并伴有腐敗的氣味、黏液等異常現象,那么很可能是牛肉變質所致。在這種情況下,牛肉中的蛋白質被細菌降解,釋放出鐵、硫、銅等離子,導致牛肉變色。變質的牛肉不僅口感和營養價值大打折扣,還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不建議食用。
雖然重金屬污染也可能導致食品變色,但并非牛肉發綠的唯一原因。而且,重金屬污染通常需要通過專業的檢測手段才能確定。因此,不能僅憑牛肉發綠就斷定是重金屬超標所致。
總之,在購買和食用牛肉時,發現牛肉發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來簡單鑒別:1. 觀察色澤變化:如果是光柵衍射導致的綠光,換個角度觀察時,色澤會發生變化甚至消失。2. 檢查肉質和氣味:如果牛肉發綠并伴有腐敗的氣味、黏液等異常現象,則很可能是變質所致,應立即停止食用并妥善處理。
作者| 豆包 食品加工與安全 碩士
審核 | 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