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后,秋燥金氣旺,金克木,因此秋燥抑制肝氣,肝氣郁結,人的情緒就容易失常,經常悶悶不樂、焦慮等,在更年期女性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更年期女性由于腎氣漸衰,天癸已竭,陰陽二氣失去平衡而出現如面部烘熱、煩躁、抑郁、失眠、頭昏、耳鳴、神疲、皮膚干燥、陰道干澀等一系列證候,這些癥狀與燥氣相合,愈加明顯。此時應該注重對陰氣的養護,特別是要防止燥邪對人體的侵害。

更年期女性如何調養呢?

一、起居調養

生活應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但不宜過多臥床休息。

身體尚好時應主動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務,或參加一些有益的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如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等,以豐富精神生活,增強身體素質。

二、心理調養

首先要明確,更年期是一個正常的生理變化過程,可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因此出現一些癥狀是不可避免的,不必過分焦慮,要解除思想負擔,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

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以豐富生活樂趣。注意改進人際關系,及時疏導新發生的心理障礙,以保持精神愉快,穩定情緒。另外,親屬應在精神及生活上多給些安慰和照顧,避免精神刺激和過分激動。

三、飲食調養

飲食方面應適當限制高脂肪食物及糖類食物,少吃鹽,不吸煙,不喝酒,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及瓜果蔬菜等。此外,尚可配合食療。以下均為適合秋季服用,緩解此期秋燥。

1、金菊潤肺飲

針對秋季干燥的氣候特點和肺為嬌臟、喜潤惡燥的臟腑特點,結合《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中醫傳統保健理論,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專家團隊精心配制“金菊潤肺飲”。

此中有菊花疏風散熱、清肝明目;北沙參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羅漢果清熱潤肺、利咽化痰;西洋參益氣培元、養陰生津,兼有補益脾胃、培土生金;枸杞益精明目、滋補肝腎,更可起到金水相生之功。

2、百合糯米甜食

百合50克(干百合研末20克),糯米50克,冰糖適量。百合與糯米同入沙鍋內,煮至米爛湯稠,加冰糖即可。上為1日量,早、晚分餐,20日為1個療程。

本方有養陰潤燥、清熱安神之功,適用于肺腎兩虛之心煩失眠、潮熱出汗、心神不寧者食用。

3、甘麥大棗湯

浮小麥30克,大棗10枚,甘草9克,加水600毫升,煎取300毫升。每日1劑,連服7日。本方有補中、益氣、養神之功,適用于絕經前后潮熱出、煩躁心悸、憂郁易怒、皮膚燥癢者食用。

4、生地黃精粥

生地黃、制黃精、粳米各30g。先將生地黃、黃精入水500毫升,煎煮去渣取汁,再用藥汁煮粳米為粥。每次1料,分2次服完。

本方有滋陰養血,補益脾腎之功,適用于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心煩易怒、烘熱汗出、五心煩熱、腰膝酸軟、陰道干澀者食用。

指導專家: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醫學中心主任劉文娥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易星星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易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