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一過
=======
不久就是霜降
天氣雖然變冷
但各種秋菜秋果也水靈靈地上市了
俗話說“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此刻的柿子皮薄個大、果肉甜
吃它還有好“柿”成“霜”的寓意
都說不時不食
此時吃柿子,卻正是“食在當時”!
柿子這樣吃,一果“十副藥”
01
潤肺化痰
名醫陶弘景在《名醫別錄》記載,“柿果性味甘澀,微寒,無毒。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如果秋天出現了燥熱咳嗽,煩渴口干的問題,吃兩個柿子,身體會覺得輕松很多。
02
健脾益胃
貼秋膘的季節,大魚大肉吃多了就容易便秘,柿子剛好能幫助通便。
它里面富含豐富的果膠,這是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對于促進腸道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中醫認為“腑以通為用”,腸道一通,脾胃也跟著受益。
03
預防心臟病
西方俗諺云:一日一蘋果,不用看醫生。但要專講預防心臟血管硬化,柿子的功效遠大于蘋果。
首先,柿子的纖維含量比蘋果多1倍;其次,石碳酸 (一種抗氧化劑) 和鈉、鉀、鎂、鈣、鐵、錳等礦物質成分也比蘋果高得多。
而這兩個優勢就已經妥妥奠定了它“護心果”的美譽。
不過,柿子不是萬靈丹,其他水果還是要吃,才能充分預防心臟病。
吃柿子先去澀
說到吃柿子,就免不了會談到它的澀味。
這種澀味來自于柿子果實中含有的大量鞣酸,它們會和唾液中的蛋白質結合,刺激口腔,讓人感覺到澀。
不但影響口感,**澀柿子還容易導致“胃柿石”,**引起腹脹腹痛,所以澀柿子是不能直接吃的。
雖然多數情況下,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都是脫澀柿子,但如果不小心“中招”,也別急著把柿子扔掉。
不妨將柿子與梨、蘋果、山楂等水果分層排放在密封的容器中,經過4—5天后吃柿子就不會澀口了。
柿子小貼士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柿子是一種寒性水果,有脾胃虛寒問題的朋友最好不要吃,以防傷脾生濕。
另外,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考慮到柿子的大小差異,每天吃1—2個柿子就夠了。
不要空腹吃柿子,**建議在飯后半小時左右吃柿子,**一次性也不要吃太多!
還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柿子雖好,但也有食用禁忌,最好不要和以下食物一起吃。
1.螃蟹。《本草圖經》記載:“凡食柿不可與蟹同,令人腹痛大瀉。”
**2.章魚。**章魚味甘、性咸寒,無毒。其性冷而不泄,柿子甘澀性寒,二物同食,有損腸胃,易致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
**3.海帶。**海帶中的鈣離子可與柿子中的鞣酸結合,生成不溶性的結合物,容易影響消化吸收,導致胃腸道不適。
**4.白薯。**吃白薯后胃里會產生大量鹽酸,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產生沉淀。沉淀物積結在一起,形成不溶于水的結塊,既難于消化,又不易排出。
來源: 人民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