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眼球變成“氣球”,打個氣就能治療視網膜脫離,這種新穎的治療方式竟有不少好處。今年52歲的方女士(化姓)因劇烈運動導致左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專科專家團隊“另辟蹊徑”,為其實施玻璃體腔注氣視網膜復位術,不僅手術難度小、成功率高,還節省了一大筆費用。
方女士家住湖北隨州,平時熱愛運動,一周前,她打完羽毛球,不久便發現自己的左眼眼前有黑影飄來飄去,看東西也模模糊糊的,如同一簾幕布遮擋住了視野,令她十分困擾。其后,方女士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玻璃體混濁,服用藥物數日,無果,遂于近日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該院眼底病專科副主任醫師李朝輝接診后,為方女士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發現她的玻璃體混濁,可見漂浮的色素顆粒,顳上方視網膜存在一馬蹄形裂孔,周邊視網膜脫離,所幸未累及黃斑區,最終診斷為“左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脫離是眼科常見的致盲性眼病,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是其中的典型。“方女士的‘網脫’大概率是劇烈運動所致,運動時,眼睛跟隨身體體位變動,玻璃體牽拉視網膜,容易造成視網膜裂孔和脫離。”李朝輝副主任醫師介紹。
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患者應及時接受手術治療,否則將面臨視力恢復不佳甚至永久失明等問題。常規的視網膜復位術式有兩種,即鞏膜扣帶術和玻璃體切割術。然而,李朝輝副主任醫師考慮到,這兩種術式皆需較高的手術費用和較長的恢復周期,難免給患者帶來不小的壓力。治療“網脫”,是否有更優解?最終,李朝輝副主任醫師想到了玻璃體腔注氣視網膜復位術。
玻璃體腔注氣視網膜復位術,簡單來說就是往眼睛里注入氣體,針對顳上方視網膜脫離的患者,單次手術成功率高,且具有組織損傷小、并發癥少和費用低等優點。敲定手術方案后,李朝輝副主任醫師向方女士的玻璃體腔注入過濾空氣0.5ml,并令其維持特定的體位,確保氣泡足以覆蓋裂孔。“只需兩三分鐘,毫無感覺,太奇妙了。”方女士說道。僅一晚,其脫離視網膜便完全貼附,進一步治療的條件終于成熟。次日一早,李朝輝副主任醫師對方女士視網膜裂孔的周邊進行了激光凝固。手術過程十分順利,復查時,其脫離的視網膜成功復位。
“這種方式治療下來總共僅需七八千元左右,節省了近一半手術費用,且過程更令人舒適。”方女士感嘆道。李朝輝副主任醫師表示,“網脫”的治療已十分成熟,生活中若出現視力下降、黑影遮擋等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眼科檢查,一旦確診,請及時接受手術。
來源: 武漢交通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