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世界衛生組織把 10 月 15 日定為**“全球洗手日”**,呼吁全世界重視“洗手”這個簡單但重要的動作,提醒公眾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那么,我們真的會洗手嗎?

先來一起做個實驗吧!

請大家看一個手印兒,像不像用美麗的花瓣拼成的?怎么做的呢?

很簡單,這是一個小男孩兒在院子里玩了會兒后,用手在一種培養基上輕輕印了一下,再培養幾天,就長成這個樣子了……看到這兒,可能你已經明白了,這些花瓣都是細菌吧?

是的,這些各種顏色的花瓣,都是不同的細菌家族!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男孩兒不洗手就先揉揉眼睛,再用手抓東西吃,那么過幾天會怎么樣呢?

沒錯,他可能會眼睛紅腫、拉肚子,所以每個人都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簡單說,就是請大家記住兩點:

第一,接觸臟東西后要洗手;

第二,接觸食物或者鼻粘膜、眼結膜等粘膜之前要洗手。

注意啦!下列情況一定要洗手!

1、去醫院、看護病人后;

**2、外出或購物回家后;****3、處理寵物糞便后;****4、給孩子換尿布后;****5、擤鼻涕、上廁所后;****6、做飯、用餐、沖奶粉前;****7、摘戴隱形眼鏡、揉眼睛前。****8、手部有明顯污染物時。****洗手時不愿用香皂,**只用水隨便沖沖,效果怎么樣呢?

我們做了個實驗來驗證。

首先對從公共場所回來的人的手進行涂抹采樣,然后讓她用水沖手后,再采一個樣,最后用香皂認真清洗、擦干后,再采一個樣。結果發現,如果不洗手的話,培養基上可以看到大片的菌落,手經過流水沖洗后,菌落數少了一些,但還是有很多;用香皂認真洗手并擦干后,肉眼看不到細菌生長!
可見,只用水沖一沖,效果很有限,要想洗干凈手,還是需要用香皂/肥皂/洗手液的。

到底應該如何正確洗手?

一圖讀懂洗手的正確姿勢!

這一套動作最好能做 15 秒,大約是唱一遍“生日快樂歌”的時間,當然,如果手特別臟的話,你也可以多唱一遍生日快樂歌!讓我們一起正確洗手吧!

來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