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的家鄉號稱“野生菌王國”,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也比別的地兒多一些。如果中毒嚴重,對人體損害極大,會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或導致休克甚至死亡,且沒有特效療法。如果實在饞野生菌,一定要聽小安的,記住以下知識!
如何鑒別有毒野生菌?
一般來說,有毒菌的顏色比較鮮艷,性狀較怪異,氣味較特殊。菌帽中央多凸起,菌蓋和菌柄上有斑點,菌褶上多有疙瘩、紅斑、托溝裂或裂溝,易流漿汁且稠厚發粘,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環。有毒菌折斷后通常會有漿汁流出來,味道刺鼻。且多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食用野生菌時應注意什么?
1. 盡量不要采食自己不熟悉或來源不明的菌類。
2. 去市場買菌時,最好買曾經吃過的,沒有發生任何危險的菌,買來后應炒熟炒透后再吃。
3. 對自己熟悉并確定為無毒菌的,也不要混雜加工食用,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雜炒煮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加工野生菌一般要通過高溫煮透,降低毒性。
4. 加工烹調時采用的方法也要得當。首先,不論是哪種菌子,都不要涼拌生吃;其次,不論炒還是燒湯,都要保證熟透。
5. 吃菌時切記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6. 不要輕易根據所謂的“民間偏方”去分辨有毒野生菌。
來源: 云南省科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