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躍初 成詠春 黃艷紅

在廣袤無垠的藍色海洋上,一場能源變革的風暴正悄然興起。2024 年 10 月 10 日上午,江蘇射陽見證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大功率漂浮式風電機組成功下線。這一壯舉,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我國能源發展的新征程,標志著我國在向海而興、向“綠”而行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步伐。

這臺功率等級高達 20 兆瓦的漂浮式風電機組,無疑是當今世界風電領域的翹楚。其風輪直徑達到驚人的 260 米,掃風面積更是高達 53100 平方米,相當于七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如此龐大的規模,讓人在驚嘆之余,也深刻感受到了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卓越實力。單機年輸出清潔電能可達 6200 萬度,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呢?它能滿足約 3.7 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相當于節約燃煤 2.5 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6.2 萬噸。這不僅僅是一組簡單的數字,更是我國對綠色發展的堅定承諾和實際行動。

半潛式漂浮平臺加系泊系統技術的設計,是這一風電機組的一大亮點。它將風力發電的疆域成功拓展到了更為廣闊的深藍遠海。傳統的海上風機是固定在相對固定的大地里面,而漂浮式風機則不同,其下面的風機會增加一個額外的自由度,風機的平臺也會隨著波浪做擺動。中車啟航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靛指出:“目前來看,漂浮式風電代表未來風電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方向。”的確,隨著陸地資源的逐漸緊張和對清潔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向海洋進軍成為了必然選擇。漂浮式風電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深藍能源寶庫的大門。

這臺風電機組還嵌入了多種智能控制、智能傳感等技術,可實現實時監控,運行更加穩定。在當今數字化、智能化的時代,科技的力量無處不在。這些先進的技術不僅提高了風電機組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也為我國風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項目研發負責人介紹,該機組將于近期在山東東營進行裝機測試,隨后將安裝至深海海域并網發電。這一消息無疑讓人們充滿了期待。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將來,這臺全球最大功率的漂浮式風電機組將在深海中舞動著巨大的風輪,源源不斷地為我們輸送清潔電能。它將成為我國海洋能源開發的新標桿,引領著我國風電產業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截至目前,中國中車已先后開發 80 余款風機機型,實現了陸上 1.5 - 12 兆瓦及海上 8 - 20 兆瓦等不同功率等級全覆蓋,在全球 260 余個風電場裝機超過 13000 臺。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中國中車對科技創新的不懈追求和對綠色發展的執著堅守。從陸上到海上,從低功率到高功率,中國中車不斷突破自我,勇攀科技高峰,為我國風電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向海而興,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海洋,蘊含著豐富的資源和巨大的潛力。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海域,發展海洋經濟、開發海洋能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漂浮式風電技術的突破,為我們充分利用海洋資源提供了新的途徑。它不僅可以為我國提供大量的清潔電能,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同時,向海而興也有助于提升我國在全球能源領域的競爭力,為我國的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向“綠”而行,是我國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積極回應。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減少碳排放、發展清潔能源已成為全球共識。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發展漂浮式風電等清潔能源,是我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通過不斷加大對清潔能源的投入和研發力度,我國正在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積極貢獻。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大功率漂浮式風電機組的下線,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動力。它讓我們看到了科技創新的無限潛力,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向海而興、向“綠”而行的信心和決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風電產業將在深藍海洋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注入新的活力。

讓我們共同期待,這臺全球最大功率的漂浮式風電機組在深海中奏響綠色能源的壯麗樂章,引領我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建設美麗中國、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而努力奮斗!

來源: 科普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