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公子欣

在足球比賽中

用頭部傳球、射門或解圍

是常規動作通常不會導致腦震蕩

然而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

即使是輕微的頭球

也會對大腦產生影響

這項發表在《生物醫學工程年鑒》上的研究表明,頭球的影響會導致大腦活動瞬間減慢,產生的腦電波通常與睡眠和困倦有關。在實驗中,8名健康的成年人用足球進行了控制頭球,其力量與比賽中通常看到的力量相當。參與者分別在2個輕度水平(6g、4rad/s 和10g、8rad/s)和 3 個方向(正面、左斜、右斜)進行模擬足球頭球,并佩戴著腦電圖傳感器和定制的護齒器。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使用慣性測量單元IMU和EEG電極進行同步頭部運動學和大腦活動測量。

首席研究員、應用科學學院機械工程助理教授Lyndia Wu博士研究的是運動相關損傷,她說,在受到撞擊的瞬間,參與者出現了短暫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delta腦電波的顯著增加。“delta波是一種低頻波,與困倦和睡眠有關。當這種類似睡眠的delta活動在清醒時發生時,它可能會擾亂信息處理,導致注意力渙散。對于運動員來說,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在受到撞擊后注意力下降。”Lyndia指出,人們越來越擔心反復接觸這種輕微的頭部撞擊對大腦的影響。這項研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能夠測量頭部撞擊后大腦中立即發生的事情。關于頭部亞腦震蕩的研究越來越多,但大多數研究只能測量比賽后或賽季后的影響,這無助于理解個人撞擊的影響以及它們是如何累積的。該研究還調查了撞擊的嚴重程度和方向如何影響大腦活動。與某些區域的6g沖擊相比,10g沖擊的這些變化在統計學上顯著更高,并且傾斜沖擊導致對側 delta 功率增加。也就是說,更強烈的撞擊會導致delta波的增加更大,而斜向撞擊會導致頭部另一側的活動更大。

此外,靜息狀態測量未顯示任何累積效應,即大多數參與者的大腦活動很快恢復正常,這表明沒有長期影響。然而,一些人表現出更明顯的變化,這表明大腦反應的個體差異。這些發現強調了采取個性化安全措施和進一步研究個人對撞擊的反應的必要性,尤其是在足球和橄欖球等頭部撞擊頻繁的運動中。研究人員指出,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輕微的足球頭部撞擊,也可能導致即時、短暫的神經生理學變化。這項研究促進了對輕微頭部撞擊如何影響大腦功能的理解,說明了正在進行的研究對保護運動員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為進一步研究更頻繁的重復撞擊的影響,以及撞擊之間的休息時間如何影響恢復等鋪平了道路。

來源: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