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文嫻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張海澄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高脂血癥,亦稱高血脂,是血液中脂肪含量異常升高的狀況,主要涉及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的異常。這一疾病并非單一成因,而是由遺傳、環境和繼發性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遺傳因素: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警示
遺傳因素在高脂血癥的發病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患者由于特定基因突變,導致細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功能障礙,從而無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LDL膽固醇,最終引起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異常升高。這一疾病在兒童期就可能顯現,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癥,顯著增加了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通常遵循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意味著僅需一個突變基因即可患病。純合子變異(兩個基因均突變)的患者病情更為嚴重,血脂水平更高,且發病年齡更早。因此,對于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病史的家庭,早期識別和篩查至關重要,尤其是家族中有成員在較年輕時即出現心血管疾病的情況下。定期的血脂檢查能夠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對兒童和青少年尤其重要,以盡早干預,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二、環境因素:不良生活習慣的連鎖反應
環境因素在高脂血癥的發病中也占據著重要位置。現代生活方式的快速變化,使得人們越來越容易陷入不良的生活習慣之中,如缺乏運動、飲食過量、肥胖和精神壓力等。這些因素都可能通過影響身體正常的代謝機制,促使血脂水平異常升高。
首先,缺乏運動是導致高脂血癥的重要因素之一。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加速脂肪的燃燒和代謝,從而降低血脂水平。然而,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越來越難以抽出時間進行運動。長期缺乏運動會導致身體機能下降,脂肪堆積過多,進而引發高脂血癥。
其次,飲食過量和肥胖也是高脂血癥的重要誘因。過量的高熱量食物攝入會導致身體能量過剩,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肥胖則會使身體代謝負擔加重,脂肪代謝異常,從而導致血脂水平升高。此外,一些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高脂、高糖、高鹽飲食等,也可能導致血脂水平異常。
精神壓力也是高脂血癥的潛在誘因之一。長期的精神壓力會導致身體內分泌失調,影響脂肪代謝和血脂水平。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減輕精神壓力對于預防高脂血癥同樣重要。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三、繼發性因素:全身性疾病的影響
除了遺傳和環境因素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間接導致血脂代謝異常。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和肝臟疾病等。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導致身體無法正常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轉而依賴脂肪分解產生能量。這會導致血液中游離脂肪酸增多,進而促進肝臟合成更多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導致血脂水平升高。
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甲狀腺激素是維持身體正常代謝的重要激素之一。當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時,身體代謝率會下降,脂肪代謝也會受到影響。這會導致血脂水平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肝臟疾病也可能導致血脂代謝異常。肝臟是脂肪代謝的重要器官之一,負責合成、分解和排泄脂肪。當肝臟受到損傷或疾病影響時,其脂肪代謝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血脂水平異常升高。例如,肝炎、肝硬化等肝臟疾病都可能導致血脂水平升高。
對于這些全身性疾病患者來說,治療基礎疾病是控制血脂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控制血糖、改善甲狀腺功能或治療肝臟疾病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