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陳黃魚養殖起步不算早,卻在近年飛速出圈,獲“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等,椒江也榮獲“中國東海大黃魚之都”的美譽。

近日,在浙江椒江大黃魚科技小院工作座談會上,臺州市椒江區科協相關負責人透露,浙江椒江大黃魚科技小院已成功獲批全國科技小院。臺州市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技小院的設立將進一步擦亮大陳黃魚品牌,為椒江大黃魚產業發展注入了科技動力。

扎得下根 發展得好

科技小院指的是“科學技術+農村小院”,是高校師生和科研院所技術人員前往“農家小院”,從事科學研究、服務“三農”工作,以科技創新帶動鄉村創業、以科技成果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的一種模式。

浙江椒江大黃魚科技小院于2023年6月籌劃組建,在省、市、區科協和大陳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浙江海洋大學主導,以華融海洋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為依托,在下大陳島擁有海上和陸上兩個場所。其中,海上在下大陳西南約500畝海域建有40多個大型養殖網箱;陸上場所建有實驗室和專家工作站。通過一年多的建設,實現了各項設施設備齊全,滿足研究生長期生活工作的條件。據悉,已經2批專家、研究生入住,初步取得了良好的建設成效。

科技小院不僅要扎下了根,更要實現長期發展。椒江區科協主席陳忠賢表示,椒江科協將主動靠前了解需求,全力以赴提供各方面的服務保障,通過政府、企業、高校三方的通力合作,推動科技小院的良好運行,從而帶動我區大黃魚產業高質量發展。

讓產值上去、人才留住

當天的座談會上,大家圍繞大黃魚深海養殖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需求各抒己見。

目前,大陳黃魚養殖年產量超9000噸,產值超10億元,占全省高品質大黃魚產量產值的三分之二。華融海洋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普友表示,希望借助科研團隊的技術支持和政府政策支持,幫助大陳黃魚加速走向品牌化、高端化,不斷提升大陳黃魚的附加值,讓“大陳黃魚”的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要樹立大食物觀、大安全觀,讓科技小院更好地服務當地漁業產業。”科技小院首席專家、浙江海洋大學黨委書記嚴小軍表示,浙江海洋大學將派出精兵強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通過以問題決定選題,不斷深入研究攻關,實現企業產值上去,學校優秀人才留住,實現校企雙贏的雙向奔赴。

下一步,科技小院將圍繞大黃魚苗種篩選技術、自然餌料利用技術、高品質黃魚養成技術等12個方面加大研究攻關,利用科技創新和技術服務,把大黃魚產業做大做強,帶動區域產業發展,實現漁村漁民共同富裕。

來源: 椒江區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