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慶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張智海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主任醫師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已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之一。這種骨折不僅會導致劇烈的疼痛,還可能引發脊柱后凸畸形,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
近年來,微創椎體后凸成形術因其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成為了治療此類骨折的重要手段。
一、微創椎體后凸成形術:精準與高效的結合
微創椎體后凸成形術是一種針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微創治療方法。手術過程中,患者俯臥于手術床上,在心電監護下,醫生首先利用C臂X-ray機精確定位骨折椎體,并在皮膚上做好標記、鋪單、消毒,準備手術。為減少患者手術通路的疼痛,醫生會選擇局部麻醉,即使用1%的利多卡因對皮膚、皮下組織、深筋膜、肌肉和骨膜進行麻醉。
手術的核心步驟在于植入工作通道和球囊的使用。醫生會根據術前設計好的手術入路,植入一個直徑約5mm的工作通道,并通過該通道植入一個球囊。球囊的作用是將骨折的椎體撐開、復位,形成一個空腔。隨后,醫生會將骨水泥注入這個空腔中,骨水泥的注入不僅穩定了椎體,減少了神經末梢的刺激,還通過其聚合熱效應降低了疼痛敏感性。整個手術過程通常在20分鐘左右完成,手術切口小,術后恢復快。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二、微創椎體后凸成形術的優勢與并發癥
微創椎體后凸成形術之所以受到廣泛歡迎,主要得益于其顯著的優勢。首先,手術創傷小,切口僅5-7mm,術后恢復快,患者通常在術后第一天即可出院。其次,手術效果顯著,能夠迅速緩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由于采用局部麻醉,手術對患者的心肺血管影響較小,且患者能夠在手術過程中保持清醒,便于醫生監測手術安全性。
然而,任何手術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微創椎體后凸成形術的并發癥主要包括脊髓和神經根的損傷以及骨水泥的滲漏。前者可以通過在C臂X-ray機監控下操作來避免,確保工作通道保持在椎弓根的內壁內。后者則需要在推注骨水泥時掌握好時機和壓力,避免骨水泥向椎管內或靜脈內滲漏。雖然理論上骨水泥的少許滲漏不會產生其他癥狀,但醫生仍需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手術,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三、術后注意事項與康復指導
微創椎體后凸成形術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以促進康復。首先,術后患者應在佩戴腰圍或支具的情況下下地活動,避免長時間臥床帶來的并發癥。同時,要注意避免彎腰、駝背的坐立姿勢,以減少對椎體的壓力。在術后2周左右,手術切口愈合后,患者可在家人幫助下淋浴。此外,患者應避免進行體力勞動,但生活可以自理。
在康復過程中,患者需要進行系統性的抗骨質疏松治療,以防止再次發生骨折。這包括口服鈣和維生素D等基本補充劑,以及應用防止骨吸收和促進骨形成的藥物。同時,患者還需要進行適當的鍛煉,如曬太陽、走路等,以增加骨密度和骨質量。
關于腰圍和支具的佩戴時間,國內外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建議患者在術后三個月內持續佩戴,以限制彎腰和駝背的動作。三個月后,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逐步減少佩戴時間。此外,患者在彎腰時要特別注意,避免在術后三個月內彎腰,以減少對椎體的壓力。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