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捷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楊云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主任醫師

近年來大家對食物過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食物過敏可導致多系統出現或輕或重的癥狀,比如胃腸道、皮膚黏膜、呼吸道等,嚴重的會引起過敏性休克,威脅生命。

食物過敏的患病率逐漸上升,成為威脅兒童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對于食物過敏,首選要明確診斷,是不是食物過敏,對哪種食物過敏,才能進行下一步治療。

一、兒童食物過敏好診斷嗎?

兒童食物過敏現在還沒有非常有效的診斷方法,家長提供詳細的病史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詢問病史時,發現孩子的父母有食物過敏史,孩子出現多系統受累,比如接觸某種食物后有皮膚、呼吸系統、消化道系統的表現,就比較傾向于食物過敏的診斷。

下一步可以結合實驗室檢查,比如查血常規,看嗜酸性粒細胞高不高;做過敏原檢測等輔助診斷。

診斷食物過敏目前唯一的金標準是食物回避激發試驗。簡單地說,就是回避某種可疑的致敏食物,一般2-4周,回避之后癥狀明顯好轉,這個時候需要進一步做激發試驗,重新進食這種食物,進食之后出現和之前相同的癥狀,這個時候就能診斷為食物過敏。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診斷食物過敏是相對復雜和專業的過程,要到醫院由專科醫生幫助診斷。

二、過敏原檢測能準確查出孩子對哪種食物過敏嗎?

目前,過敏原檢測有兩種檢測方法,一是抽血,二是做皮膚點刺試驗。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抽血做過敏原檢測,檢測的只是針對IgE介導的過敏反應,比如吃了某種食物兩小時內出現速發型過敏反應,這個目前過敏原檢測是能查出來的。

過敏原檢測結果需要由專業醫生進行評估,陽性不代表對這種食物一定過敏,只是代表對這種食物有致敏的可能性,將來有可能會過敏,也可能不會過敏。過敏原檢測結果陰性,也不代表不過敏,可能跟接觸這種過敏食物時間太短有關,還沒有產生足夠的抗體,或者是非IgE介導的過敏反應,檢測不出來。

過敏原檢測只是一種輔助檢查手段,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可能對哪種食物過敏,具體對這種食物過不過敏,單靠過敏原檢測還是挺難判斷的,要綜合判斷。

三、兒童食物過敏怎么辦?

食物過敏需要綜合治療,首先要嚴格回避過敏的食物,比如發現孩子對雞蛋過敏,雞蛋以及含雞蛋成分的食物都要回避一段時間。

母乳喂養的孩子,明確對牛奶過敏,媽媽要嚴格回避奶制品,回避之后孩子的癥狀可能就能夠控制住。如果媽媽嚴格忌口4-6周,孩子癥狀仍然持續出現,不緩解,生長發育遲緩,可能就會建議停母乳,改成人工喂養。

奶粉喂養的孩子,明確對奶粉過敏,要選擇低敏配方奶粉,包括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氨基酸配方奶粉,根據孩子過敏的嚴重程度,由醫生幫助選擇哪種配方奶粉更合適。低敏配方奶粉一般建議至少吃半年,或者孩子達到9-12月齡,對牛奶蛋白可能已經耐受了,建議到醫院由醫生判定是不是可以換成普通奶粉。

食物過敏首先是要回避過敏的食物,回避之后如果癥狀明顯緩解了,就不用做什么其他處理了。如果癥狀沒有緩解,持續出現,甚至還加重了,根據癥狀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比如特別嚴重的濕疹,涂抹一些外用的藥物;急性蕁麻疹口服抗組胺類藥物;消化道癥狀,比如惡心嘔吐或腹瀉,使用止瀉藥物、益生菌、消化酶制劑等。

食物過敏的孩子要按時隨診復查,因為特別容易合并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等問題,通過隨診醫生來判斷低敏配方奶粉選擇得合不合適,輔食添加得合不合適,生長發育是不是正常,發現問題隨時糾正。另外醫生也會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及時添加輔食,口服益生菌制劑,有助于早期建立口服耐受,讓孩子更快地對食物不再過敏。

孩子的免疫系統隨著生長發育在逐漸成熟,對食物也會產生自然免疫耐受的過程,隨著年齡增長,食物過敏有自愈傾向。比如對牛奶蛋白過敏,到一歲可能45%-50%的孩子就不過敏了;到三四歲可能只有20%的孩子還會過敏;6歲以上可能只有10%的孩子會過敏。當然有些食物,比如花生,可能終身都不能吃。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