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福建一8歲男童反復發燒兩個月到醫院就診,醫生發現除了發熱外,他的睪丸也出現了問題,可能面臨不育的風險。

經過一系列檢查,住院第4天在血液中培養出了羊布魯氏菌,確診為布魯氏菌病

一個孩子為何會感染羊布魯氏菌呢?

細究之下發現,與他此前喝的鮮奶有關。

因為家長覺得現擠羊奶更營養,并且沒有添加劑,有利于生長發育,所以就給他直接喝了新擠出來的鮮奶,并沒有加熱煮沸,繼而感染了羊布魯氏菌。

雖是好心,但悲劇已釀!

什么是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病又叫波狀熱,俗稱懶漢病,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其為乙類傳染病。

布魯氏菌是對光、熱、酸以及常用化學消毒劑等均很敏感。

這也是呼吁人們飲用加熱煮沸鮮奶的原因。

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魯氏菌病的主要傳染源,布魯氏菌可以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徑傳播。

開篇的8歲男孩通過飲用未經殺菌的鮮奶,就是通過消化道而感染。

(圖源于中國疾控中心)

2019年11月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就曾發生過布氏桿菌群體感染事件。

最后綜合各方面調查檢測結果,專家組認為: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過期消毒劑,致使生產發酵罐廢氣排放滅菌不徹底,攜帶含菌發酵液的廢氣形成含菌氣溶膠。

生產時段該區域主風向為東南風,蘭州獸研所處在中牧蘭州生物藥廠的下風向,人體吸入或粘膜接觸產生抗體陽性,造成蘭州獸研所發生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

這就是通過呼吸道而被感染的。

一旦感染該病菌,急性期病例可表現為發熱,部分病例可表現為低熱和不規則熱型,且多發生在午后或夜間;該病患者出汗尤重,甚至可濕透衣褲、被褥。

除此外,還會伴隨肝、脾、淋巴結腫大。

慢性期病例(病程超過6個月仍未痊愈)多表現為關節損害。

男性可發生睪丸、附睪腫脹,疼痛,陰囊充血水腫,多為一側性,急、慢性期均多見。

這就是為什么開篇中的小男孩可能會影響到以后的生育能力。

而女性患者可發生乳腺炎,輸卵管炎,卵巢炎,子宮內膜炎等。

患了布魯氏菌病,如不及時治療,很容易轉為慢性,慢性后就很難治愈。

哪些人容易感染布魯氏菌病?

凡是接觸患布魯氏菌病家畜及其制品的人員,或是生活在疫區與患病家畜污染的環境有接觸的人,都有可能感染布魯氏菌病。

其中,飼養、管理、屠宰家畜的人員,畜產品收購、運輸及加工人員,畜牧獸醫人員等,更容易感染發病。

因食用未經嚴格滅菌的奶及奶制品和未烤(煮)熟的肉類亦可感染疾病。

當然,正規的奶廠衛生條件以及監管基本都是規范的,所以希望大家過于不要恐慌。

不幸中招后,能否治愈?

多數布魯氏菌病患者只要治療及時,一般預后良好。

如果不及時治療則容易由急性轉為慢性,接著反復發作,遷延數年,甚至終生不愈,嚴重者可影響勞動能力。

所以,一旦發現家人有接觸疫區或者疑似布魯氏菌病的癥狀,一定要戴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

由于是傳染性疾病,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診時做好防護措施,并及時跟醫生說明情況。

家庭如何預防感染布魯氏菌病?

在家里一定注意飲食、飲水衛生;不吃不清潔的食物,飯前洗手,不喝生水,特別是肉、奶等畜產品,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不可食用生肉、生奶等。

另外家里使用的菜刀、菜板等,要生熟分開。

鮮奶、純牛奶、純奶到底怎么選?

這幾種稱呼是很多家長在咨詢的時候留言的,它們分別代表著什么呢?

可能每個地方叫法都不一樣,我們來簡單說一下該如何給孩子選擇這些奶?

首先來說,鮮奶,顧名思義就是直接從牛、羊身上擠出來的奶。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很多家長認為這樣的奶營養價值更高,反而認為煮沸之后營養就丟失了。

真是大錯特錯!

下次再給孩子喝這樣的鮮奶,一定要煮沸再飲用。

純牛奶,超市里賣的袋裝、盒裝、桶裝的都可以叫純牛奶,這些牛奶經過不同的滅菌方式,只要選擇的是真正的牛奶,可以放心直接飲用。

當然,從牛身上直接擠出來的牛奶,不少人也將它成為純牛奶。這樣的純牛奶,一定要加熱后再飲用。

最后,所謂純奶,指的范圍就比較廣了,可以說是前兩個的統稱。

依然注意,如果是直接擠出來的,一定煮沸。

無論喝哪種奶,只要給孩子喝的是真正的奶制品,并且注意飲用安全的話,那可是優質蛋白質以及鈣劑很好的來源呢!

雖然新聞中豆豆的家人是好心,想給他最營養的食物,但還是那句話,無知的愛只會害了孩子。

點個“在看”,養兒不易,育兒道路上我們與你同行!

來源: 父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