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惠君 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 副主任藥師
審核:郝立鵬 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 副主任醫師
不同的降糖藥物有不同的作用機制,與糖尿病患者飲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漏服藥物,不能簡單地補服,錯誤的操作甚至會危及生命!
那么,如果漏服降糖藥物,到底要不要補服呢?又該如何補服呢?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降糖藥是如何工作的。
圖1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一、降糖藥的作用機制
降糖藥通過不同的機制來降低血糖水平。一種方法是通過增加胰島素的數量來降低血糖,這種方法降糖力度較大,但低血糖發生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另一種方法則是在不增加胰島素數量的情況下,提高胰島素的工作效率,這種方法相對溫和,降糖力度較小,低血糖的風險也較低,因此更加安全。
二、常用的口服降糖藥及其特點
1.磺脲類促泌劑(名字里常含“格列”二字,如格列美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等)
特點:作為最早的口服降糖藥之一,磺脲類促泌劑療效顯著,價格低廉,對心血管無不良影響,也沒有癌癥風險。但容易導致患者發生低血糖及體重增加。
2.非磺脲促泌劑(名字里常含“列奈”二字,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特點:專用于降低餐后血糖,方便靈活,但價格較高,需多次服藥。使用不當會引起低血糖。
3.雙胍類(如二甲雙胍)
特點:價格低廉,效果顯著,可降低體重,保護心血管,安全性好,單獨應用不會引起低血糖,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藥物。
4.α-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特點:降低餐后血糖,需在進餐時與第一口主食同時嚼服。單用不引起低血糖,但與其他降糖藥聯用可能引起低血糖,且一旦發生,應使用葡萄糖治療。
5.胰島素增敏劑(噻唑烷二酮類,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
特點:起效較慢,但不良反應較為嚴重,如水腫、對肝有損傷。每日固定時間服藥。
6.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劑(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等)
特點:通過延長患者自身腸促胰素的作用時間來提高降糖效果,效果好,缺點少,但價格較高。
7.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如達格列凈、恩格列凈等)
特點:可以降低體重、血壓、尿酸,改善血脂,保護心血管和腎臟。常見不良反應為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感染,以及與血容量不足相關的不良反應;罕見不良反應包括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服藥期間應盡量多飲水。
8.葡萄糖激酶激動劑(如多格列艾汀)
特點:葡萄糖激酶可敏銳地識別機體血糖的變化,以達到血糖的“穩態”。低血糖風險低,腎病患者(尚未透析者)服用時無須調整劑量。
三、患者漏服藥物的兩個基本認知
1.提示自己按時服藥 例如,磺脲類促泌劑和非磺脲促泌劑需要在餐前服用,可以將藥物放在餐桌上或顯眼的位置,作為提醒。
2.不確定是否需要補服時不要補服 如果不確定漏服的藥物是否需要補服,最好不要補服。同時,漏服的藥物不能直接在下次吃藥時加倍劑量服用。因為補服降糖藥不當可能會導致血糖過低,出現頭暈、乏力、出冷汗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除非在醫生的指導下,否則不建議自行補服降糖藥。
四、漏服藥物的處理方法
為了幫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處理漏服藥物的問題,下面提供3份清單。
圖2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清單1:這類藥不要補服
α-糖苷酶抑制劑:這類藥物需要在進餐時與第一口主食同時嚼服,餐后補服效果差。如果飯后才發現漏服,則一般不需要補服。
清單2:這些藥可以隨時補服
(1)雙胍類:由于雙胍類藥物在飯前、飯中、飯后均可服用,服用時間較為寬松,因此發現漏服后可以直接補服。
(2)噻唑烷二酮類:這類藥物不受吃飯影響,且一天只服藥一次,發現漏服后可以直接補服。
(3)DPP-4抑制劑:這類藥物只需一天服用一次,發現漏服后可以直接補服。
(4)SGLT-2抑制劑:這類藥物不受吃飯影響,且一天只服藥一次,發現漏服后可以直接補服。
清單3:這些藥看情況補服
磺脲類降糖藥物及非磺脲類促泌劑:這類藥物應在餐前服用。如果在飯中或是剛吃完飯時想起漏服,可按原劑量或減少劑量補服,但需預防下一餐前低血糖問題,必要時可在下一餐前適當加餐。如果飯后時間過長才想起漏服,則不要補服。因為進食后血糖會隨著食物的消化而增高,這時再補服降糖藥不僅沒有降糖效果,反而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
參考文獻
[1]楊玲.學會選用降糖藥[J].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23,(7):44.
[2]華雅芳,劉曉民.SGLT2i:糖尿病心血管及腎臟保護作用研究的進展[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23,32(3):312-315.
[3]林宇星,馮淑玲.正確把握口服降糖藥服用“時間窗”[J].海峽藥學, 2009,21(8):156-157.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