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在SpringerNature旗下NPJ(Nature PartnerJournals) Vaccines發表了一篇名為《流感疫苗在北京一年內預防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效果》(Effectiveness of influenza vaccines in preventing acutecardiovascular events within 1 year in Beijing, China)的研究,彌補了一項新的研究空白。

結果顯示,在1647名接種流感疫苗的志愿者中(中位年齡:65歲,38.43%為女性),接種疫苗后29-365天內的事件風險為基線水平的0.76倍(RI:0.76;95% CI:0.68–0.84),接種流感疫苗的個體在接種后一年內發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降低了24%;這一保護效應在沒有心血管病史的個體中更加顯著。

此外,研究的觀察期間,最常見的病原體包括肺炎支原體、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甲型流感病毒、人類鼻病毒和肺炎鏈球菌。這表明流感疫苗對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保護機制不僅僅是通過預防或減少嚴重的流感感染來實現的,還可能與疫苗的非特異性保護效應有關。

相關機制包括:流感疫苗可能激活免疫系統,調節慢性炎癥的免疫反應,這可能有助于觀察到的心血管益處;此外,流感疫苗可能有助于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從而降低斑塊破裂及隨后的心血管并發癥的可能性。

A:不同潛在心血管疾病狀態的參與者中所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相對發病率B:不同類型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相對發病率

綜上,流感疫苗對急性心血管事件提供了至少一年的保護,對各種急性心血管事件,特別是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具有顯著保護作用。因此,除了一般建議≥6月齡的全人群接種流感疫苗之外,尤其可以建議具有心血管病合并癥的人群接種流感疫苗,不僅限于預防流感,還可以通過非特異性保護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丸】

免責聲明:本文為個人興趣創作,僅為讓更多普通人對疫苗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內容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單位、機構,未接受任何形式贊助,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公開平臺,如果內容有誤,大家多做自我批評(不是)。

來源: 鹵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