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出游需謹慎,這波登革熱有點猛,2024年9月23日至9月29日,深圳報告新增120例登革熱病例,較上一周(33例)增加87例,環比增加263.6%。近期在我國南方,特別是湖南近鄰廣東地區,尤其是廣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已進入登革熱流行季,疫情傳播風險逐步增高。

長沙泰和醫院急診科主任羅慧副主任醫師提醒,目前正值國慶長假出游高峰,人們活動范圍大,流動性高,在登革熱疫情高發地區出行的市民朋友要注意,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在旅途中避免蚊蟲叮咬,做到:

出門時穿長袖褲子,暴露的皮膚要涂驅蚊藥物和含有避蚊胺的藥劑,避免呆在陰涼、草地和蚊子聚集的其他黑暗地方。住宿場所應盡可能安裝空調、蚊帳和防蚊屏。

如果在疫情區旅行期間或回家后兩周內出現類似的高熱、頭痛、驚厥等癥狀,則必須高度懷疑蚊媒傳染病,醫生應立即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并主動交代外出旅游事宜,這有助于醫生及時診斷和治療。

快速解讀蚊媒傳染病榜一大哥——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經媒介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

通常在夏秋季節傳播,由病人/隱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徑不斷傳播,在我國,主要是經媒介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人與人之間一般不會直接傳播疾病,但是人群普遍容易感染。

登革熱病人或隱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體內一般需經大約8-10天的增殖,然后通過叮咬將病毒傳播給人。

人群感染后,潛伏期一般為1-14天,多數在5~9天后發作,但也有部分人不發病(稱為隱性感染者)。

謹防登革熱 嚴重可致死

當一個人出現以下癥狀,**且近期去過登革熱流行區工作、生活、旅游,或者在自己生活與活動社區、街道、甚至城市范圍內有登革熱發生,**就應考慮自己可能感染了登革熱。

**1.發燒(可達39℃):**發燒是感染登革熱之后最常出現的癥狀,并感覺十分疲憊,有時還會出現厭食、惡心、肚子疼、腹瀉等癥狀。

**2.“三痛、三紅”:**頭痛、眼眶痛(感覺眼睛冒火)、全身肌肉骨關節痛(腰酸背痛),以及面部、頸部、胸部潮紅。

**3.皮疹:**發病第3~6天時,有的患者會在面部和四肢出現皮疹、發癢等癥狀, 3~4天后消退。

**4.出血表現:**個別病例在發燒5-8天后出現流鼻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皮下出血、尿血等表現。

這時就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就醫,并采取防蚊隔離治療,防止疾病進一步擴散。少數患者病情可進一步惡化,發生危及生命的登革出血熱/登革休克綜合征,出現嚴重休克和出血,導致中樞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以下幾類人群為重癥高危人群,需警惕

1、年齡>65 歲;

2、晚期妊娠女性;

3、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慢性呼吸 系統疾病、慢性腎病、慢性肝病和地中海貧血等基礎疾病者;

4、肥胖或嚴重營養不良者;

5、二次感染者。

登革熱的防治辦法

目前登革熱沒有特效藥,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所以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別被蚊子咬到?。?/strong>

疑似登革熱癥狀,要及時就醫,早診斷、早對癥治療,可減少疾病加重的風險。

1、出門穿長袖衣褲,盡量選擇淺色,外出使用蚊蟲驅避劑等驅蚊產品,避免被蚊蟲叮咬;

2、房內安裝紗門、紗窗,室內可使用蚊香、滅蚊氣霧劑等滅蚊;

3、避免在蚊蟲出沒頻繁的時段(上午7~9點和下午4~6點)在樹陰、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4、多清理家中積水物品,保持室內室外環境清潔干燥,避免滋生蚊蟲,比如住家景觀植物、魚缸積水、陽臺容器、電器積水、廚房洗手間下水道等要經常清理;

5、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關節疼痛等登革熱相關癥狀,需要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就診,并告知醫生具體的癥狀及住家周圍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熱的情況。如果近期有國外和省外工作或旅游史也主動告知醫生,配合開展登革熱相關檢測。

總之一句話,不要給蚊子任何機會!

來源:長沙泰和醫院

指導專家:長沙泰和醫院急診科羅慧副主任醫師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長沙泰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