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豐收時。為慶祝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并響應“中國科協等21部門關于舉辦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通知”的號召,2024年9月20-22日,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山西聯絡處聯合山西農業大學棉花研究所和山西甘薯種質資源展示圃(高平)開展了以“保護種質資源多樣性 你我共參與”為主題的系列甘薯科普活動,展示甘薯種質資源多樣性,提高公眾對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意識。運城相關部門領導、企業代表、種植大戶、學生團體等60余人參加了活動。

9月20日,運城市政協副主席梁清燕一行15人實地調研山西省甘薯種質資源試管苗庫(運城)和甘薯脫毒實驗室,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聯絡秘書、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運城綜合試驗站站長李江輝副研究員匯報甘薯種質資源保存、新品種選育、脫毒種苗應用等科研項目開展情況。梁清燕對甘薯團隊的工作給予肯定,指出種質資源的保護不僅是科技工作者的責任,更需要社會公眾的大力支持與共同參與,讓更多、更好成果支撐產業、惠及社會,助力鄉村振興。

9月22日,山西省甘薯試管苗庫負責人王凌云副研究員向參會人員講解了甘薯的起源、傳播、營養功效、品種類型、生產種植等內容,進行了種質資源和甘薯育種科學普及。她還重點介紹了山西省甘薯種質收集、保存及育種利用情況,讓大家對家鄉甘薯特色產業發展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在山西省甘薯種質資源試管苗庫內,綠意盎然,組培架上一株株嫩綠的甘薯試管苗長勢良好,同學們見到了400余份珍貴的甘薯種質資源,直觀地學習了甘薯脫毒和擴繁工作流程,激發了大家對于甘薯組培的好奇與興趣。山西省甘薯種質資源展示圃現保存甘薯種質資源230余份,王凌云副研究員帶領參會人員深入資源圃開展了甘薯莖葉和薯塊特征的分類與辨認,根據甘薯葉形、葉色、葉大小和薯塊形狀、薯皮顏色、薯肉顏色的差異比較,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甘薯種質資源的多樣性,并現場觀摩了甘薯優異品種、有機旱作栽培技術,社會公眾對甘薯種質資源、栽培技術、優異品種特點及其對產業的作用有了進一步認識。

本次甘薯專委會科普活動不僅向社會普及了甘薯種質資源多樣性知識,宣傳了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成效,同時提高了社會保護種質資源的意識。山西農大棉花所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做好甘薯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科學普及工作,為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甘薯產業騰飛貢獻力量。

來源: 中國作物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