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告訴你
小安和家人們如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有很多熱心的叔叔阿姨們和無人機為我們護航,這都是因為國家在拯救瀕危物種方面積累了值得全世界借鑒推廣的成功經驗哦!
東北虎:多策協力提升野外生境質量
曾經,由于分布區呈孤島狀分布,東北虎成為分布區邊緣物種,面臨較大的滅絕概率。我國在吉林省建立首個東北虎和遠東豹保護區——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東北虎棲息地實行嚴格保護管理,并采取了人工和自然相結合的修復手段,為在中俄邊界地區棲息的東北虎創造了良好的生存條件。
朱鹮:野外保護與人工繁育并舉
朱鹮一度被認為已經在野外滅絕,直至1981年5月,陜西洋縣八里關鄉姚家溝發現了數量僅為7只的當時世界上唯一幸存的野生朱鹮種群。陜西省洋縣林業局立即開展生態觀察與保護,逐步形成“保護站+巡護員+農戶”的朱鹮監護模式,并于2002年成功掌握了人工繁育朱鹮技術。如今,其種群數量已發展到2600余只。
藏羚羊:國際合作成功應對盜獵危機
20世紀90年代,由于境外藏羚羊絨及其制品貿易的興起,藏羚羊絨走私嚴重威脅了藏羚羊的生存,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青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數量下降超過了50%。
中國政府在加強國內執法的同時,加強國際執法協作,共同打擊偷獵走私。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藏羚羊從“瀕危”降為“近危”。
來源: 云南省科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