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一些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婦女會出現腳前掌部位的疼痛,反復發作,經過局部的封閉治療或小針刀等治療后,可以暫時緩解癥狀。但之后一直在發作與治療間反復,往往越治越重。最終,腳趾也拱了起來,二、三腳趾下面的繭子、雞眼層出不窮;抑或是小腳趾關節外側皮膚增厚磨損,造成腳部疼痛難忍,行走困難,找不到合適的鞋子,且難以治愈。
遇到類似癥狀時,不僅要治療腳部的局部病損和疼痛,而且要關注拇趾的問題。例如拇趾長得偏向小趾方向,伴隨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偏的情況。由于鞋子內空間有限,已經偏向的拇趾就會擠壓相鄰的四個腳趾,導致它們變形,出現關節炎,甚至脫位;或在腳底和小趾、跖趾關節的外側,反復出現繭子、雞眼等癥狀。
拇外翻最常見的癥狀是,拇趾第一跖趾關節內側關節囊產生炎癥,有時也有紅熱的表現。與痛風性關節炎的夜間急性起病不同,拇外翻引起的疼痛往往是慢性的,且伴有腳趾部的變形,俗稱大腳骨。此外,拇外翻病人下地活動之后,腳趾局部有壓痛。
如果確定腳前掌疼痛是拇外翻引起的,早期可以使用矯形支具進行糾正,病情嚴重的需要用手術進行矯正,以達到治愈的目的。如今的拇外翻矯正手術都是微創,既不需要住院,也不影響生活自理,關鍵療效還很不錯。當拇外翻治愈時,腳前掌疼痛的病根就拔掉了。
拇外翻的發病,通常具有家族性,一般為母系遺傳,其中母親傳給女兒的居多。長期穿高跟鞋,也是主要發病因素之一。因此,若自己家族長輩特別是母親、姑姑有拇外翻的,就要避免長期穿著高跟、尖頭的鞋子,以免持續擠壓腳部誘發拇外翻。如果已有拇外翻的跡象,應堅持穿著平跟、寬松的鞋子。
( 李武強 三門峽武強中醫院院長、主任中醫師)
來源: 大河網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