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躍初 黃艷紅

在現代社會,鋰電池如同無處不在的能量精靈,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從小小的遙控汽車、藍牙耳機、電動牙刷,到關乎生命健康的便攜式醫療設備,再到推動交通變革的新能源汽車,乃至航空航天領域和電網級大型儲能電站,鋰電池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一種能源載體,更是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強大動力。

隨著環保和低碳理念深入人心,電池行業的綠色轉型迫在眉睫。尤其是鋰電池,由于其廣泛的應用,其相關的綠色發展問題備受關注。在大量使用鋰電池的今天,廢舊鋰電池的處理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如何讓廢舊鋰電池“退而不廢”,是電池行業走好綠色低碳道路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電池的回收利用:梯次利用與再生利用

鋰電池現有的主流回收方向主要有兩種。首先是梯次利用,這是一種富有創意且高效的回收處理方式。具體而言,是對廢舊的動力鋰電池包或電芯進行拆解、檢測、篩選,然后重新組成健康的電池包或電池系統,從而實現再次利用。這種方式就像是給廢舊電池賦予了新的生命,讓它們在其他領域繼續發揮作用。另一種方式是再生利用,通過物理及化學手段將退役動力電池中的鎳、鈷、鋰等金屬材料分離出來進行回收。這兩種回收方式相輔相成,電池的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提高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上,更在于它們顯著降低了碳排放,為實現碳中和這一偉大目標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持。

二、電池碳足跡與全生命周期管理

電池碳足跡是衡量電池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對環境影響的重要指標,它指的是電池產品從原材料獲取、加工制造、使用直至最終回收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總量。這是一個涉及眾多環節的復雜概念。南京復創智能制造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戰略發展部、碳管理專家繆雨含指出,碳足跡管理涉及兩個關鍵方面:一是對產品全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進行有效控制;二是對產品全生命周期內的能源消耗進行準確評估。

電池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涵蓋范圍極廣。從最初的礦石開采開始,歷經初步篩選、精煉,到金屬鹽的提取和電池制造,這一系列的生產過程是電池碳足跡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這還沒有結束,產品轉移至客戶以及產品使用后的處理過程同樣不可忽視。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雙碳工作部總監、高級工程師肖忠湘詳細介紹到,電池企業在將電池產品出廠后,需要考慮其運輸方式,因為不同的運輸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碳排放。而且在產品使用完畢后,如何重新融入自然環境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包括產品的再利用、拆解回收、垃圾填埋或焚燒處理等環節,這些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都屬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一部分。所以,電池碳足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個需要對每個環節都進行精心考量和嚴格控制的復雜過程。

三、國際標準的引領與國內實踐

在全球積極推動碳中和目標的大背景下,各國都出臺了相關政策來引導電池行業的綠色發展。歐盟發布了《電池與廢電池法規》,中國也出臺了《中國電池數字護照體系白皮書》等政策文件。這些政策為電池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規范。

其中,產品數字護照這一概念值得深入探討。產品數字護照最初由歐盟在2022年提出,其理念是在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為產品賦予一個唯一的身份標識,就像人們出國時的護照一樣。南京復創智能制造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裁丁建軍闡述了開發產品數字護照的兩個背景:一方面是為了響應我國的“雙碳”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另一方面是由于歐盟提出產品數字護照后,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如電池、紡織品等提出了出口要求。這就意味著,中國的電池產品如果要出口到歐盟市場,必須具備產品數字護照這一標識。

產品數字護照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工具,具有重要意義。它通過為每塊電池賦予獨有的二維碼,讓消費者能夠輕松獲取電池的相關信息,例如碳排放、可回收材料占比等。這不僅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讓消費者對電池的綠色屬性有更清晰的認識,也增強了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電池行業的綠色轉型已經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產品數字護照的創新應用,無疑是為電池行業朝著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方向邁進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動力。

鋰電池從它的廣泛應用到綠色轉型,每一個環節都與我們的社會發展、環境保護息息相關。在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進一步完善,鋰電池行業有望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繼續為我們的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動力,同時也為保護地球環境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 科普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