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智能手機嗎?
這還用說!太常見的東西啦!不就是一個方塊,有的厚一點,有的薄一點,人們用指頭在它亮亮的屏幕上點一點,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嘛。
那你見過可以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機嗎?
什么?不可能吧!那手機屏還不得折彎了,這一折肯定就碎了吧!
哈,這種不可能現在已經變成了可能!有了神奇材料石墨烯的幫助,手機屏就能變得很柔軟,而且彎曲著也能顯示時間、文字等內容,這樣手機就可以像手表一樣戴在手腕上啦!
石墨烯是什么呢?
石墨烯是碳材料家族的新成員,在它的“身體”里,是緊密排列成六邊形蜂巢狀的碳原子。石墨烯在2004年被發現,2010年它的發現者就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石墨烯有什么“過人之處”呢?
石墨烯很薄。它只有一個原子的厚度,差不多是一張普通紙厚度的二十萬分之一。我們拿著鉛筆在紙上書寫,留下的鉛筆痕跡中就很可能有上百層的石墨烯。
石墨烯很“強”也很硬。強度能達到鋼的100倍,硬度在某些條件下可以和金剛石媲美。
石墨烯的承重能力驚人。重量相當于一根貓胡須的石墨烯單層薄膜,可以承受整只貓的重量!
石墨烯又很柔軟。即便你隨意彎曲它,它還能保持原來的結構,因此用石墨烯做的柔性屏可以讓手機像手表一樣戴在手腕上。
石墨烯還是目前世界上導電性能最好的材料,有“電子的高速公路”之稱。因為它與眾不同的結構,電子在石墨烯里可以“跑”得非常非常快,你眨一下眼的工夫,電子就已經“跑”了1000千米了石墨烯的這個本事不僅遠遠超過硅材料,而且“秒殺”金屬銀,有科學家認為,它將替代硅作為芯片的主流材料。
石墨烯在導熱方面也是“高手”呢。它的熱導率是大家常見的金、銀、銅的十幾倍。
正是因為有這么多“過人之處”,石墨烯才會如此搶手從功能服飾、散熱材料(手機),到電池、涂料、潤滑油,再到芯片、航空航天器件,石墨烯已經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自從被發現,石墨烯就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的關注和熱捧,更是被稱為“新材料之王”,大家都想在這個領域搶占先機,中國的科學家自然也不會落后。
2018年,全球最大的石墨烯領域研發機構——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由劉忠范院士創建。在劉忠范的帶領下,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定下了自己的奮斗目標——為我國石墨烯的研究和應用“開山探路”。
這個目標可真是不小!要怎么做到呢?
“一是保持好奇心;二是要有耐心與毅力,失敗的時候不輕言放棄。”劉忠范說。
劉忠范從小就是個充滿了好奇心的孩子,他總是要親自試驗一下從書上看到的東西,比如試著給辣椒、茄子聽音樂,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助于生長;試著用涼白開澆地,看看是否比生水更好…...
長大后的劉忠范好奇心有增無減。他沉醉在石墨烯的研究中,并一直堅持著。他說:“別的一概不做了,只做石墨烯,而且往前走,做‘有用、實用’的石墨烯。”
1993年,在國外留學8年的劉忠范帶著導師贈給他的60多箱儀器設備回國,到北京大學建立起了自己的實驗室。每天第一個來實驗室的是他,晚上最后一個離開的也是他,寒來暑往,他做得踏踏實實。
“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極致,做到別人做不到!”這是劉忠范一直的堅持。
帶著這份堅持,劉忠范和團隊終于在世界上最先開發出了把石墨烯和玻璃結合的“超級石墨烯玻璃”。他們用目前只有我們國家掌握的技術,讓石墨烯可以在玻璃上直接生長。這樣,原本就透明的玻璃因為有了石墨烯的“加盟”,不光能繼續透光,還能導熱導電,用來做手機觸屏、投影屏、智能窗、透明暖氣片最合適了。
然而,在劉忠范的眼里,石墨烯仍然有巨大的潛力沒有被開發出來。那么,怎樣才能找到非石墨烯不可的用途,即所謂的“撒手锏級”用途呢?劉忠范院士仍然在探索。
供稿單位:重慶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
作者:潘復生,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教授、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審核專家:毛弋,重慶市科學傳播專家團首席專家,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教授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