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歲的小武(化名)右眼屈光不正多年,佩戴眼鏡本以為有所好轉,怎料開學前夕體檢,竟查出視網膜脫離,好在在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及時接受了手術治療,這才避免滑向失明的深淵。
小武的父母介紹,孩子讀小學三年級時,就跟家里反應自己坐在教室后排看不清黑板,前往醫院檢查發現,孩子的度數竟然高達400度,于是他們趕緊為孩子配了框架眼鏡,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孩子也沒再反饋說眼睛看不見了,這件事也暫時告一段落。
直到近日,小武即將開學,參加學校安排的體檢時,輪到他檢查時,醫生指出其右眼視力僅剩0.2,于是建議接受專業治療,警惕眼底病變。得知此事后,小武的父母一下子慌了神,趕緊帶著孩子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該院眼底病專科主治醫師袁景經過詳細的檢查發現,小武這是因為右眼視網膜上出現裂孔繼而引發了脫離,專業術語叫“孔源性網脫”,且病變位置已經累及看東西最為重要的黃斑區了,除此之外,其左眼還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右眼也因高度近視導致了并發性白內障。
面對診斷說明,小武的父母聽得云里霧里,袁景醫生解釋:“高度近視患者發生‘網脫’的概率遠高于正常人群,主要原因在于隨著近視度數加深,眼軸距不斷加長,牽拉視網膜形成裂孔,玻璃體液化通過裂孔進入視網膜,最終導致視網膜脫離。”“網脫”若延誤治療或導致永久性失明,還可能造成眼球萎縮影響外觀。事不宜遲,經過詳細的術前檢查和評估,醫院當天上午便為小武制定了手術方案。
手術由李朝輝主任親自操刀,他發現,小武的右眼視網膜上、下方及顳上方周邊部分別散布著三處大小不等的裂孔,且孔周附著有大片增殖膜,眼底情況較為復雜。鑒于此,李朝輝主任為其實施了玻璃體切割術、硅油填充術等手術,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復查時,小武的右眼視力恢復良好。下一階段,小武還將接受白內障手術,屆時,他將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初中生活。
“高度近視可引發多種眼底疾病,它不單單是配副眼鏡這么簡單,而理應得到家長的重視。”袁景醫生表示。他呼吁大家,孩子的眼健康問題不可小覷,學齡兒童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眼部檢查,做好近視防控,高度近視患者還應監測眼底情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免留下終身遺憾。
來源: 武漢交通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