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身高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之一。當發現孩子的身高明顯低于同齡兒童時,許多家長不免擔憂:這是否意味著孩子患有矮小癥?我們將幫助家長們科學、理性地認識矮小癥,了解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患有此癥,并提供相應的建議。

一、什么是矮小癥?

矮小癥,醫學上稱為身材矮小癥,是一種生長發育障礙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身高顯著低于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兒童的平均身高,通常低于兩個標準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矮小癥不僅影響孩子的外觀,還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造成一定影響。

二、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患有矮小癥?

生長速度評估:孩子的身高增長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生長速度。一般來說,3歲以下的嬰幼兒每年身高增長應不低于7厘米,3歲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長不低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增長不低于6厘米。如果孩子的生長速度明顯落后于這些標準,應引起家長的警惕。

身高絕對值比較:與同年齡、同性別的正常兒童相比,孩子的身高如果明顯低于平均身高兩個標準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也可能是矮小癥的信號。家長可以參考兒童生長發育曲線圖或咨詢專業醫生進行判斷。

骨齡檢查:骨齡是反映骨骼發育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標,通過X線檢查孩子的手腕部骨骼,可以評估其骨齡與實際年齡的差距。如果骨齡明顯落后于實際年齡兩年以上,提示孩子的生長發育可能存在異常。

醫學檢查:對于疑似矮小癥的孩子,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一系列醫學檢查,以明確病因。這些檢查可能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測、血氨、乳酸、性激素六項、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甲狀腺功能檢查、促腎上腎皮質激素、皮質醇、免疫常規、甲胎蛋白、雄烯二酮、頭顱+垂體MRI檢查、B超(女性:子宮、卵巢,男性:睪丸)、生長激素激發試驗等,必要時完善染色體基因檢測。其中生長激素激發試驗診斷生長激素缺乏性矮小癥的關鍵檢查。

三、矮小癥的常見原因

遺傳因素:矮小癥的發生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如果家族中有矮小癥患者,那么孩子患病的風險就會增加。這是因為身高基因在遺傳中起著重要作用,父母的身高基因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內分泌因素:內分泌系統的紊亂是導致矮小癥的常見原因之一。其中,生長激素缺乏是最常見的情況。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性早熟等內分泌疾病也可能導致孩子身高發育遲緩。這些疾病會影響孩子體內激素的分泌和平衡,從而影響身高發育。

營養因素:長期營養不良或嚴重偏食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營養是孩子生長發育的基礎,如果攝入的營養不足或不均衡,就會導致身高增長緩慢。因此,家長應確保孩子攝入充足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

環境因素:慢性疾病、精神心理因素等也可能對孩子的身高產生不良影響。慢性疾病如腎病、肝病等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而精神心理因素如壓力過大、焦慮等則可能導致孩子食欲不振、睡眠不足,從而影響身高發育。

四、面對矮小癥,家長應如何應對?

及早就醫:一旦發現孩子身高增長緩慢或明顯低于同齡兒童,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就醫。醫生會進行全面的醫學檢查,以明確病因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及早治療可以最大程度地促進孩子的身高發育。

科學治療:矮小癥的治療需要根據病因進行個體化治療。對于生長激素缺乏的孩子,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生長激素替代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可以模擬人體自然分泌的生長激素,促進孩子的身高發育。對于其他內分泌疾病引起的矮小癥,則需要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同時,合理的營養補充和適當的運動鍛煉也是促進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手段。家長應確保孩子攝入充足的營養素,并鼓勵孩子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

心理關懷:矮小癥不僅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對其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孩子可能會因為身高問題而受到歧視或嘲笑,導致自卑、抑郁等心理問題。因此,家長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建立自信,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同時,家長還應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為他們提供心理支持。

定期復查:在治療過程中,家長應遵醫囑帶孩子定期復查。醫生會監測孩子的身高增長情況和治療效果,并根據需要調整治療方案。通過定期復查,可以確保孩子得到持續有效的治療,并及時發現并處理任何潛在的問題。

五、預防矮小癥的建議

雖然遺傳因素在矮小癥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但家長仍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降低孩子患病的風險。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建議:

均衡營養:保證孩子攝入充足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是預防矮小癥的關鍵。家長應確保孩子的飲食均衡多樣,避免偏食和挑食。同時,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富含鈣、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瘦肉等。

適量運動:鼓勵孩子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也是預防矮小癥的重要措施。運動可以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育,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家長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參加跑步、游泳、籃球等運動項目,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增進親子關系。

充足睡眠:生長激素主要在夜間深度睡眠時分泌,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對身高發育至關重要。家長應確保孩子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并盡量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同時,還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以提高他們的睡眠質量。

定期監測:定期帶孩子進行體格檢查是預防矮小癥的重要手段。通過監測孩子的身高增長情況,可以及時發現并處理生長發育中的問題。家長可以每年帶孩子進行一次體格檢查,并咨詢醫生的意見,以確保孩子的生長發育正常。

六、結語

矮小癥是一種需要引起家長重視的生長發育障礙性疾病。通過科學的評估方法和及時的治療干預,大多數矮小癥患者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家長應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科學治療和心理關懷。同時,通過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和定期監測等措施,也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患病的風險。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作者:姚文娟 廣東省高州市人民醫院

來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