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從日常衣食住行用,以及心理健康等不同角度,我搜集了若干日常實用版的低碳生活小錦囊,希望閱讀本書的朋友,能夠身體力行感受可持續實踐帶來的舒適和愉悅。

從日常飲食起居,衣食住行用開始,

現在,我也決定要成為一個低碳達人,身體力行開始環保健康的生活。

——衣:越低碳越時尚

每年少買一件衣服

服裝在生產、加工和運輸過程中,會消耗大量能源,產生多種污染。很多時尚品牌的衣服使用周期其實非常短暫,每人每年少買一件,就可以節能約2.5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國有2500萬人做到這一點,就可以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

優先挑選環保面料

購買衣服的時候,優先選擇棉、麻、絲質等天然面料,避免化纖等不環保、難降解的材質。據計算,一件250克重的純棉T恤,整個生命周期會排放約7千克二氧化碳,而同樣重量的化纖衣服,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它的4倍不止。

認準衣服吊牌低碳標志

購買衣服時請認準吊牌上GB/T18885《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的中文字樣,這是它符合綠色低碳的標志。有些國家的服飾上還會有“碳標簽”,標示著商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引導消費者選擇更環保的商品。

每月少用1次洗衣機

如果衣服不多,盡量用手洗代替機洗,既能省電,又能省水?;蛘咭部梢詫⒁路鄶€幾件再用洗衣機一起洗。每月少用一次洗衣機,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6千克。按全國1.9億臺洗衣機計算,每年就可以減排二氧化碳68.4萬噸。

舊衣改造或捐贈

家里不要的舊衣服,可以改造成抹布、抱枕、環保袋等其他日用物品,或者動手翻新修改成新的款式。也可以將舊衣服二手出售或送給朋友,捐給貧困山區或其他舊衣回收機構,讓已經淘汰的舊衣服重新發揮新價值。

——食:健康飲食就是保護地球

吃當季吃當地,做本地食客

農業在全球碳排放中貢獻率將近三分之一,隨著全球貿易的興起,食物里程成為受人關注的新名詞,它是指食物由生產地運送到你嘴巴里所經過的距離,食物里程越短,運輸時間越短,消耗燃油及各種資源就越少。建議吃當地吃當季,順應節氣,對自然造成最小程度的負擔。

每月少吃一頓肉

據統計,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到了總量的15%,已經與交通不相上下。而另一方面,現代人的肉類攝入已經遠遠超標,《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年吃肉27.4公斤。所以,多吃蔬果,少吃肉食,既是踐行“雙碳”,也是為了自己的健康。

選擇更健康的烹飪方式

不同的烹飪方式,帶來的碳排放也不同。比如蒸、煮、白灼、涼拌都是非常低碳又健康的吃法,而油炸和燒烤,既會產生一些對健康不利的有害物質,同時碳排放也比較多。平均燒烤一次就會排放4千克左右的二氧化碳,尤其是碳火燒烤,更不利于大氣環保。

廚余垃圾做好分類

日常做好垃圾分類,廚余垃圾也能變廢為寶。據統計,2020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已經超過了1.2億噸。如果這些廚余垃圾能夠得到有效地回收再利用,將會對節能減排做出巨大的貢獻。當然,如果你愿意動手,平時家里的廚余垃圾,其實也可以用來堆肥。

珍惜糧食,減少食物浪費

在世界范圍內,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10%與之相關。據估算,中國家庭食物浪費量每年可高達9164萬多噸,中國每年因食物浪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11億噸,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457億人民幣。

——住:低碳家居生活更舒適

家庭節水潛力大

馬桶安裝可以控制出水量的馬桶配件。洗菜不要直接在水龍頭下洗,盡量用盆接水,先抖掉菜上的浮土再洗,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沖洗。換個節水龍頭,節水龍頭封閉嚴密,比老式龍頭節水80%。循環使用水資源,洗臉水可以用來澆花、沖廁所等。

合理使用冰箱

選購節能冰箱,把冰箱擺放在溫度低,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冰箱背部和兩側都要留有適當空間,以利于散熱。盡量減少打開冰箱門的次數,放入或取出食物動作要快。不要把熱的食物或水直接放入冰箱,應先放涼一段時間后再放入。

低碳裝修最先想到節電

從設計入手是節能低碳裝修的基礎和前提,節能首先想到節電,設計中最大化增加房屋的自然采光率,充分利用免費能源,盡量減少電燈的使用率。最大程度使用自然采光可節約能源,在視覺上更舒適,心理上與自然更協調。

打造綠色家居氛圍

家里養一盆植物,植物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在家里種花草也一樣,賞心悅目讓家居環境更怡人。

電器不用的時候拔掉插頭

家里任何電器在待機狀態下仍然耗電,一旦不使用電器立即拔掉插頭減少電能消耗。

——行:綠色出行減少碳足跡

一三五綠色出行模式

選擇低碳出行方式,推薦“一三五”綠色出行模式。如果不是行動不便,3公里以內盡量走路,3-5公里盡量騎自行車,5公里以上優先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需要打車,請盡量選擇拼車。

優先選擇公共交通

平時出門優先選擇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不但能夠減少道路擁堵,節能效果也相當顯著。按照同樣在市區運送1000名乘客計算,公交與小汽車相比,道路占用長度僅為后者的1/10,油耗約為后者的1/6,排放的有害氣體更可低至1/16。

每月少開一次車

據計算,一輛1.6L的小汽車,按一年行程1萬公里,耗油1000升計算,一年的碳排放量約為2.7噸,需要約1.5畝的人工林才能抵消。如果是4.0L的汽車,相同里程數一年的碳排放為5.4噸,是1.6L小汽車的兩倍。

每年少坐一次飛機

如果不是必要,長途旅行盡量選擇火車而不是飛機。因為飛機以航空煤油為動力源,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而很多火車則是靠電力運行,相對更加環保。而且同等能耗前提下,列車能夠運送更多乘客,效率更高,更加節能。必須乘飛機時,盡量直飛,減少航程,并選擇耗能減排指標更好的新型飛機。

住宿優選“綠色客房”

外出住宿優先選擇低碳酒店,遵循“綠色客房”理念。如非必要,連住3天換洗一次床單被罩,既能保證衛生條件,又不會造成資源浪費。據統計,這些床單被罩,每少換洗一次,就可節省0.03度電、13升水和22.5克洗衣粉,相應減排二氧化碳50克。

——用:打造一份可持續綠色賬單

用網兜或布袋取代塑料袋

如果你去超市、菜場采購用塑料袋,大概還沒意識到白色污染的嚴重性。每天提醒自己出門時要隨身攜帶網兜或布袋,簡單輕便易攜,只要一兩個星期就能形成生活小習慣。

少用一次性制品

一次性木筷、餐盒、電池、紙杯、牙刷……在酒店、商場等很多東西都是一次性,有些是塑料制品,絕大多數是難以降解的材料,對環境污染極大。以一次性筷子為例,如果全國每年減少10%筷子使用量,相當于每年減少10萬余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經常使用特別是劣質的一次性餐具,還會對人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少用餐巾紙,多用手帕

我國人均手帕不足1條,日本人均12條習慣用于擦手、擦汗。每生產1噸擦手紙,需要消耗3立方米木材,相當于砍伐17棵胸徑為20公分的成年樹。為了減少木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了自身健康應該少用餐巾紙。

產品最好買大包裝

采購超大瓶沐浴露,一盒多裝的洗衣皂或牙刷等,折算下來比買單個小包裝劃算。作為消耗品不怕囤在家里用不完。同時已經用完的瓶瓶罐罐,先不要扔掉,買了袋裝產品自己分裝進去。建議可優先選擇、購買對環境友好的產品。

低碳樂活新靈感

面對高節奏工作壓力,生活中復雜社交關系,現代人容易心力交瘁或者心情抑郁。要了解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給自身心理減負。建議每天給自己一個微笑鼓勵,保持樂觀平和心態。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大聲唱歌等,可緩解情緒壓力,清除心靈垃圾。

來源: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