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的多彩蘑菇,世界聞名!說到美,身著裙裝,有著“菌中皇后”、“雪裙仙子”之稱的竹蓀在食用菌界絕對排得上號!

野生竹蓀主要分布于云南、貴州、四川等地,多生長在竹林里。市場上常見竹蓀有3種:紅托竹蓀、長裙竹蓀、棘托竹蓀,而在竹蓀大家庭中,品質最好、價格最貴的就是紅托竹蓀。紅托竹蓀又名竹笙、竹花,其口感脆嫩爽滑、味道香甜鮮美,集色、香、味于一身。

紅托竹蓀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多糖等物質,其中多糖是紅托竹蓀的最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腫瘤、抗疲勞、免疫調節、抗衰老等作用。

竹蓀入饌,始見于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南宋陳仁玉《菌譜》,明代潘之恒《廣菌譜》等也有記載。清代《素食說略》中“竹松”一條記載較詳:“或作竹蓀,出四川滾水淬過,酌加鹽、料酒。以高湯煨之。清脆映美,得未曾有。或與嫩豆腐、土竹片、色白之菜煨尚可。不宜夾雜別物并搭也。”可見,竹蓀在古時就是餐桌上的香餑餑。

【紅托竹蓀,拉丁學名Phallus rubrovolvatus,人工栽培食用菌。】

本文由昆明食用菌研究所進行科學性把關

來源: 云南省科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