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上了年紀,三高、血管、血栓等心腦血管上的問題就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然而還有一個“老人殺手”比心腦血管病還要致命卻很容易被忽視,那就是——摔倒。
跌倒,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位原因!據調查,在我國65歲以上老人中,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發生過跌倒。
跌倒最大的影響是引發骨折,其中老人髖關節骨折最為嚴重,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這個部位一旦骨折,如果沒有采取正確及時的治療,一年內死亡率甚至可能高達50%,明顯高于一些常見腫瘤的死亡率!
一、什么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所謂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實是指老年髖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等。
人一旦進入老年期,全身骨量丟失嚴重,骨質變得疏松,肌肉萎縮,肌力下降,特別是絕經后婦女,全身骨質處在一個十分脆弱的狀態,不慎跌倒或輕微暴力即可能導致股骨頸或股骨粗隆骨折。
二、老人髖部骨折為何如此可怕?
大部分老年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種內科疾病,如不積極處理,原發病很有可能會隨之加重,進而身體越來越差,從而耗完了一生。
此外,老年患者發生髖部骨折后如果不能及時手術,或者因種種原因不愿意接受手術治療,最常見的處理方法就是臥床靜養。
一旦臥床時間較久,墜積性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肺栓塞、褥瘡、尿路感染等并發癥隨之而來,骨折本身不可怕,但這些并發癥會嚴重消耗患者的身體甚至生命。
三、老年人髖部骨折后該咋辦?
骨折后的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
多數人都想的是“「年紀那么大了,怕承受不了手術這么大的打擊」”所以,都愿意「不做手術」,或者是「能不做手術就不做手術」。但其實,在符合手術指征的前提下,老年髖部骨折應優選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通常采取骨牽引的傳統治療方法。但由于移位骨折難以復位,并需長期臥床,致使肺炎、感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等并發癥發生率、傷殘率及病死率增高。
對于老年髖骨骨折的手術治療,目前相關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比如針對老年股骨頸骨折的人工股骨頭置換、全髖關節置換術等,術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針對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技術也相當成熟,術后允許患者早期部分活動。
長沙泰和醫院骨科中心主任曾凱生建議:如果老年人出現髖部關節骨折,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手術時機一般骨折后72小時內最好,能否手術,年齡絕不是唯一標準。
四、如何減少老年人跌倒?
1、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積極鍛煉,加強平衡能力訓練,保持骨骼健康,太極拳、散步、八段錦、跳舞等都是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注意老年人鍛煉要量力而行,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循序漸進地進行,千萬不要急于求成哦~
2、積極維持身體、心理健康
積極治療老年病、骨質疏松癥等,不擅自復合用藥,注意調節改善心理健康。
3、補充足夠維生素D
理論上曬太陽可以補充足量,但容易受戶外活動時間不足、皮膚吸收差等因素限制,推薦老年人每日額外補充400單位維生素D,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與肌少癥相關,適當補充可能減少跌倒風險。
4、創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平時多與老人溝通,維持好心情,做好健康宣教,增強防跌倒意識。創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如把每日要服藥品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浴室地面鋪設防滑墊,浴室和洗手臺設置扶手,白天保持室內光照充足,設置夜燈方便老人起夜等。
來源:長沙泰和醫院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長沙泰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