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松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發展至今已逐漸成為集主食工業化加工、精致農業、公共服務為一體的民生綜合體集團公司,在全國主食加工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多年來,青松食品緊跟國家政策導向,高度重視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工作,成立安徽青松研學游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青松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課程提升、師資培訓、活動組織等工作。
公司充分發揮主營產品、行業品牌以及特色企業文化等優勢,依托近百畝的工業廠房與資源,借助品牌資源,以食品文化IP為引領,積極打造“一個黨群陣地、兩個長廊、三座工廠、四個科普館”為支撐的科普基地,通過工業場景與科技創新、食品科學、糧食安全、生產安全等科普內容和教育知識相結合,形成了一條企業科普發展的特色之路。公司積極申報并獲批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已累計接待服務公眾200萬人次,起到了很好的企業科普示范作用。
整合資源 科技賦能科普教育發展
青松科普教育基地聚焦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結合自身特色,以現代化主食及營養餐生產工廠、華東最大芽苗菜生產基地為載體,建設面食文化館、黨群教育館、食品科普館、安全體驗館、科學探究館等五大主題場館,配套可容納千余人的活動場地、餐廳宿舍等,集工業、勞動、科技、環保、國防、食品安全等知識為一體,成為安徽省屈指可數的規模巨大、功能完善、設施先進的由企業打造的科普教育基地。
除了利用自身資源,青松科普教育基地還推動串聯了區域內其它科普教育基地,融入了“芯屏汽合”“急終生智”新地標,豐富了基地的課程體系,輻射周邊市場,滿足省內外群眾的科普需求。
戰略合作 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
為積極響應合肥市國家食品藥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履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主體責任,青松科普教育基地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探索出了一條食安科普的新路徑。
青松聯合知名院校專家,積極與高校合作,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深化產教融合。2017年,青松率先與江南大學、河南工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簽署產學研戰略合作;2018年,全面拉開與安徽本地高等院校產學研合作序幕,先后與合肥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等10多所高校、科研單位建立產學研合作,形成安徽最大的食品領域健康營養食品研發平臺、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協同創新平臺、成果轉化中心。
2017年,基地被安徽省教育廳授予“安徽省第一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稱號;2018年,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面制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
課程+活動 助力提升全民科學素養
青松科普教育基地積極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以“食品大健康”為核心主題,通過工業場景加食品科學、糧食安全、生產安全等科普內容,創新推出了“走進主食工廠,探尋飲食文化”“走進營養餐生產工廠,懂得食物營養搭配”等特色科普觀光線路,打造了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課程體系;通過參觀教育、實物體驗、立體展示、動手實操、戶外拓展等方式,讓社會公眾親自體驗,起到了寓教于樂的科普作用。
基地先后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全國食品科普教育基地”“國家食物營養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為有效提升公民科學素養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基地積極開展科普夏令營、親子科普主題活動以及主題科普實踐課堂,吸引社會各界人士走進基地。此外,基地還經常走進校園,開展傳統習俗文化與現代科技相融合的科普活動;聯合街道辦和居委會,在社區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積極助推科普工作社會化、群眾化、常態化、創新化局面的建立,全面普及科學知識,提升全民科技探究素質與能力。
“科普+”模式 探索科普商業化運營
一直以來,青松食品持續推進公眾科普教育工作,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食品科普與宣傳活動,并結合食品工業游優勢提升科普宣傳廣度,加大互動性科普植入。
青松科普教育基地將食品文化與科學普及相結合,大力開展“科普+旅游+工業+研學”新模式,通過自我“造血”,確保優質科普供給和服務不斷產出,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用”的企業科普發展之路,在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科普教育資源的同時,提升了企業的品牌效益。
“寓教于樂,寓學于游”,青松基地為社會大眾提供了可游、可看、可思、可學、可做的科普平臺。未來,青松科普教育基地將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創新工作思路,提升科普服務能力,從公眾需求出發,打造智能的科普場館服務中心和具有行業特色的科普信息資源合作共享平臺,為提高公民科學素質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 安徽省科技創新服務中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