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志英 中日友好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師穩再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 主治醫師
膽囊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但是不同期別的膽囊癌,手術范圍不同,治療效果也不一樣。
一、不同期別的膽囊癌,分別要如何治療?
對于早期的膽囊癌,比如原位癌和T1a期的膽囊癌,也就是局限在黏膜內的或黏膜下的膽囊癌,做一個單純的膽囊切除就夠了,就能夠達到根治的效果。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對于T1b期膽囊癌,也就是侵犯到肌層的膽囊癌,因為可能會有淋巴結的轉移,可能會侵襲到肝內的組織,所以單純做膽囊切除是不夠的。
這時候需要做部分肝切除,也就是說跟膽囊相鄰的那部分肝要切掉,同時要做淋巴結的清掃,把肝十二指腸韌帶、肝門區、胰頭后上方、肝總動脈附近的淋巴結都要清除干凈,這樣才能達到一個相對根治的效果。
在T1b期,不做這種根治性手術,可能五年生存率只有不到10%或20%,但是做了根治性手術,五年生存率可以提高到60%-70%。所以這樣的患者,一定要做根治性切除。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其實這也是很多時候,門診碰到的一些患者比較糾結的地方,尤其是術后發現的膽囊癌,就是做腹腔鏡膽囊切除意外發現了T1b期的膽囊癌,也就是到肌層這一期,就很糾結,到底要不要做第二次手術。
其實從指南上,很多臨床證據上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就是這樣的患者,只要有條件,一定要做根治性手術。只有通過根治性手術,才能提高療效。
T2期,就是很明確侵犯了肌層的膽囊癌,包括T3期,就是已經侵犯到漿膜層的膽囊癌,就要切肝。因為膽囊跟肝相鄰,它會浸潤到肝,一定要把這部分肝切掉,切除方法有局部切除的楔形切除,4b-5段的段切除,甚至做半肝的切除。
然后還要做淋巴結根治性清掃,當然關于清掃淋巴結到什么范圍,是有爭議的。有的人認為,把肝十二指腸韌帶、肝動脈旁、胰頭后上方的淋巴結清掉就夠了。有的人說更激進一點,腹腔干、胰頭后方的淋巴結也都得清干凈。
T2期和T3期的膽囊癌必須要做根治性切除,才有可能達到一個相對好一點的結果。但通常來說,預后也不是很樂觀,這些患者經過根治性手術之后,五年生存率是30%左右。
圖3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對于更晚期的膽囊癌,比如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有腫大,腹腔干周圍淋巴結都有腫大,或者是已經有遠處轉移了,這樣的膽囊癌,做根治手術對遠期的結果已經沒有太大的影響了,只會增加患者的痛苦,所以就不再考慮積極手術了。
二、膽囊癌患者出現肝轉移后,還能手術治療嗎?
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局部侵犯,因為膽囊和肝是連在一起的,隨著膽囊腫瘤的增大,必然會侵及跟它相鄰的臟器,最常見的就是肝。這種直接侵犯,我們還可以選擇手術,因為直接侵犯只是一個局部病變,可以做根治性手術切除。
但如果膽囊癌是通過血行轉移到肝里面,通常表現就是肝轉移病灶和膽囊病灶是分開的,這種血行轉移病灶通常是多發的,手術切除往往切不干凈,就沒有必要再做手術了。
所以膽囊癌肝轉移,分兩種,直接浸潤、血行轉移,區分好這兩種情況之后,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三、膽囊癌患者做化療、放療,效果好嗎?
如果膽囊癌沒有達到根治性切除的話,放療和化療只是一個姑息性治療,通常本身膽囊癌對化療就不是特別敏感,如果在原發腫瘤不能根治性切掉的情況下,做化療只是相對延長生存期。
當然,如果有淋巴結轉移的,分期比較高的膽囊癌,在根治性切除之后再加上一些化療,有數據顯示,它可以提高遠期療效。
放療,現在是有爭議的。如果做了根治性切除,放療意義不是特別大。當然如果不能夠切除,通過放療局部緩解一些癥狀,抑制一下也未嘗不可,但是也沒有很好的證據證明它一定會提高患者的遠期療效。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