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也需趁年華尚在,年齡太小、過大都不適合獻血。

一、獻血者年齡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二條規定:“國家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11)里提出:“國家提倡獻血者年齡為18周歲-55周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里對獻血者年齡的延長進行了明確規定,既是出于對獻血者身體健康的考慮,又為了滿足部分定期獻血者的獻血愿望。

對于無償獻血者來說,體重稱心即好,太瘦不能獻血,太胖易患高血壓、高血脂,也可導致不能獻血。

二、獻血者體重規定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對獻血者體重規定:男≥50kg,女≥45kg。

有很多地方將捐獻血小板者的體重另作了要求,即要求男女體重均達到50kg及以上。

三、獻血者血壓規定

平和心態,穩定血壓,才能成為光榮的無償獻血者。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規定血壓:90mmHg≤收縮壓<140mmHg;60mmHg≤舒張壓<90mmHg,脈壓差≥30mmHg。當檢查數值不在該范圍內都不可以獻血。如果患有高血壓病,即便是服用降壓藥物后血壓在正常范圍內,也不能獻血。

獻血盡力而為就好,200毫升和400毫升都有其價值和意義,獻多獻少都是愛。

圖源:Pixabay

四、獻血量規定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里對獻血量的規定為:

全血獻血者每次可獻全血400mL ,或者300mL,或者200mL。

單采血小板獻血者:每次可獻1個至2個治療單位,或者1個治療單位及不超過200mL血漿。全年血小板和血漿采集總量不超過10L。

總有人質疑百次獻血者,對于他們來說,非議無法動搖他們堅定的信念,每月獻血已是常態。

五、獻血間隔期規定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

1、全血獻血間隔期:不少于6個月;

2、單采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醫生批準,最短間隔時間不少于1周;

3、單采血小板后與全血獻血間隔;不少于4周;

4、全血獻血后與單采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于3個月。

部分經濟特區,如海南、深圳等地對獻血間隔期另有規定。

六、實名制獻血

為保護獻血者安全,《血站管理辦法》規定:

獻血者在獻血前應出示真實有效的身份證件,血站應進行核對并登記。

冒用他人身份獻血的,應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承擔責任。

時光易逝,但每個人都應盡可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有意義的事。無償獻血不能做無名英雄,不是為了留名,而是對自己和用血都負責。

七、有效身份證件

獻血的有效身份證件,并非特指身份證,還包括軍(警)官證、士兵證、護照、港澳通行證、臺胞證以及駕駛證等。

獻血時,出示公安服務平臺的電子身份證也具有和卡版身份證同等效力。

對于獻血者,夢里可以是任何身份,但獻血時工作人員一定會核實身份的真實性。

八、獻血前注意事項

獻血前一天要保證充足睡眠,保持日常生活習慣,不宜做長時間的劇烈運動。

了解一些獻血常識,消除緊張心理。

獻血當天要攜帶本人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身份證件。

不要空腹獻血,宜清淡飲食,獻血前兩餐不要吃高脂或高蛋白食品,如肥肉、油條,不要飲酒等。

九、獻血流程

完成一次獻血一般經歷以下6個步驟:

1、獻血登記: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填寫《獻血登記表》

2、健康征詢:醫生會對獻血者進行健康征詢,測量血壓、脈搏、體重

3、血液初篩:取指血進行檢測,如血紅蛋白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檢測等

4、等候結果:休息等候血液初篩結果

5、獻血環節:血液初檢合格進入獻血環節

6、獻血后休息:按壓針眼10-15分鐘,防止皮下淤血,同時休息至少10-15分鐘。

十、注射疫苗后獻血

無暴露史的預防接種

接受滅活疫苗、重組DNA疫苗、類毒素注射者:無病癥或不良反應出現者,暫緩至接受疫苗24小時后獻血,包括:傷寒疫苗、凍干乙型腦炎滅活疫苗、吸附百白破聯合疫苗、甲型肝炎滅活疫苗、重組乙型肝炎疫苗、流感全病毒滅活疫苗等。

接受減毒活疫苗接種者:接受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質炎等活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種二周后,或風疹活疫苗、人用狂太病疫苗、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等最后一次免疫接種四周后方可獻血。

有暴露史的預防接種

被動物咬傷后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者,最后一次免疫接種一年后方可獻血。

十一、獻血后注意事項

獻血后,在扎針部位加壓止血10-15分鐘,同時休息觀察至少10-15分鐘。

針眼處保持干燥、清潔,4小時內不沾水,避免感染。

獻血手臂24小時內不提重物。

1-2天內不做劇烈運動,適當休息。

多飲水,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C和鐵含量高的食物,如瘦肉、雞蛋及蔬果等,完全不必進補各類營養品。

如果針眼處有滲血,出現紅腫,24小時內冷敷,24小時后熱敷,必要時尋求醫務人員指導。

(知識點來源:獻血趁年華)

供稿單位:重慶市九龍坡區科普創作與傳播學會
審核專家:九龍坡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 陶然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