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扁平足?
足弓是由足部骨骼、韌帶、肌肉一起構成的拱形結構,三者互相影響,形成整體。而扁平足就是指站立時足弓偏低或下陷,從外觀來看足底呈現扁平狀態,足弓貼地。
2,足弓高低是天生的?還是后天形成的?
通常情況下,平足既可能是由遺傳因素導致的,也可能是由后天因素形成的。遺傳因素和后天因素在平足發生中都有一定的影響。
一.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在先天性平足中起主要作用,部分研究表明平足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有先天性平足家族史的兒童更容易發生先天性平足。
二.后天因素:后天性平足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
足部外傷和疾病:外傷、疾病或手術等導致足部骨骼、肌肉、神經等組織受損,進而引發后天性平足。
肌肉和韌帶松弛:體內膠原蛋白代謝異常導致肌肉和韌帶松弛,使足弓結構變形而引起后天性平足。
體重增加:超重或肥胖可能導致足弓結構受壓,逐漸出現足底筋膜和腱鞘炎,進一步發展為后天性平足。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力量和韌帶松弛,足弓系統逐漸變弱,也可能導致后天性平足。
不合適的鞋:長期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如鞋底過硬、過矮,缺乏足弓支撐,也可能導致后天性平足。
綜上所述,平足可能是由遺傳原因導致的,也可能是由后天原因形成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度鍛煉和穿合適的鞋子,有助于預防和改善平足。
3,扁平足對于健康有什么危害?
扁平足是指足弓處于部分或完全塌陷狀態,足底接地面的面積較大,無法形成正常的足弓。平足可能導致以下一些潛在的危害和不適:
足部疼痛:平足可能導致足部疼痛,包括足底疼痛、足弓區域疼痛、足踝關節疼痛等
足部疲勞和不適:平足缺乏正常的足弓支撐,容易引起足部疲勞和不適感,尤其是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后。
足部畸形:長期存在的平足可能導致足部的結構和姿勢發生變化,如足部的扁平化、足趾偏斜。
影響步態和平衡:平足可能影響步態的正常運動和平衡能力,增加摔倒和扭傷的風險。
膝蓋、髖關節和腰椎問題:平足會導致足部的不正常力量傳遞,可能給膝蓋、髖關節和腰椎帶來額外的負擔,增加這些關節和結構的損傷風險。
4,如果是扁平足,怎么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鍛煉,減輕扁平足帶來的影響?
坐位踮腳:坐姿,兩腿分開,腳尖著地,繃緊小腿肌肉,持續5-10分鐘。
腳趾抓紙巾或者毛巾:坐姿,用腳趾提起紙巾或者毛巾,重復20-30次。
腳踩滾軸:坐姿或站立,踩滾軸前后滾動可借助扶手。
站立足外翻:站立,兩腳外翻,每次堅持20-30秒,重復休息
特別提示:
避免長時間站立、長距離行走、跑跳等劇烈活動,注意控制體重,減輕負重;
建議經常用熱水泡腳,可以適當在熱水中添加中草藥,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減輕酸脹、疼痛的現象;
扁平足患者應盡量穿平底鞋,不宜穿帶跟的鞋,平底鞋可以鍛煉小腿和腳底肌肉,減輕腳部疲勞感。平時也可以穿矯正扁平足的鞋或者使用此類的鞋墊,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不適癥狀
5,扁平足什么情況需要進行干預?
扁平足如果出現了足底疼痛、運動受限、X線檢查有骨性畸形等情況,可能需要手術干預,建議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來源: 足踝外科醫生王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