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勝吉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葛郁平 北京協和醫院 副主任醫師
骨肉瘤是骨腫瘤的一種,它是發生于青少年骨骼內最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
不過,它的發病率并不高,在一百萬人口里面,每年也就有3-5個人發病。只是對于某個個體來說,一旦得病,就要實實在在地與這種惡性疾病做斗爭。
一、骨肉瘤好發于哪些部位?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骨肉瘤多發于肢體的干骺端,就是四肢關節周圍的骨骼。
其中,最常見的部位是股骨的遠端,還有脛骨的近端,大約80%左右的骨肉瘤都發生在膝關節周圍的干骺端。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此外,肘關節、肩關節,甚至骨盆、脊椎骨這些部位也可能會發生骨肉瘤,只是發病率相對更低一些。
但是到目前為止,骨肉瘤發生的具體原因還不十分清楚,通過過去的研究發現,有幾種病因學說:
第一,快速生長學說。兒童骨骼在快速生長的時候,細胞容易分裂,如果受到外界的影響,比如炎癥的刺激,或者輻射、照射等等,這些因素可以誘發正常骨細胞癌變,就會導致骨肉瘤的發生。
第二,遺傳學說。研究發現,某些骨肉瘤患者的遺傳基因會發生一些改變,也會導致一些細胞的癌變。
這只是一些學說,確切的發病原因,科學家正在努力探索,希望能夠早日明確,以便針對病因,更好地進行預防。
二、骨肉瘤好發于哪個年齡段的人群?
骨肉瘤的發病人群一般是少年和青年人群。此外,有一些中老年也會發病,比如原來存在一些骨的良性病變,經過一段時間的變化以后,也可能變成惡性的骨肉瘤。但常見的好發人群,還是青少年。
所以如果青少年出現不明原因的四肢疼痛,或者是某一個部位的疼痛,這個時候就應該引起注意了。
骨肉瘤引起的疼痛有以下特點:
第一,沒有規律。一開始沒有任何的規律,可能是偶發性的、間斷性的,隨著疾病的進展,疼痛就會變成一種持續性的,甚至會逐漸加重到夜間痛,晚上睡覺時可能會把孩子疼醒。有時候叫靜息痛,就是他在安靜下來的時候疼痛加重,白天上課、運動的時候疼痛反而不那么重。
第二,逐漸加重。過一段時間以后,這個疼痛不但加重,而且相應的部位還會出現一些包塊,這時應考慮是否存在骨肉瘤的可能性。
第三,導致跛行。腫瘤侵襲破壞骨骼,造成骨內一些神經受到刺激會引起疼痛。還有一部分患者,腫瘤從骨內長到骨外,形成軟組織腫塊,也會壓迫周圍的一些軟組織、神經。這個孩子就會出現一種保護性措施,就是減少運動,比如與健側相比,患側腿部步伐縮小,甚至會出現屈曲畸形來進行保護。同時由于這個病變本身的性質,造成骨破壞以后,骨頭承重的力量就會減弱,從而引起跛行。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三、骨肉瘤導致的疼痛和生長痛有什么不同?
很多骨腫瘤患者來就診的時候,已經是晚期或中晚期了,這是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患兒,一開始被認為是生長痛,家長以為是長個兒,老師也以為長個兒。
雖然骨肉瘤和生長痛都發生于青少年,但在長個兒的階段,其實生長痛跟骨肉瘤引起的疼痛,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生長痛的部位都發生于肌肉或肌腱支點的部位,基本都在骨骺線的部位。比如脛骨的前方髕韌帶,在膝關節不停地運動的時候,反復牽拉這個部位,肌腱的支點就容易出現疼痛。這種疼痛往往運動以后會明顯加重,晚上休息后就不疼了,而且很少出現包塊。
當然這個部位可能有點特殊性,因為從體表來摸的話,這個地方能摸到一個鼓包,但這個地方受到反復牽拉以后,也會出現脛骨結節的骨骺炎,它跟生長痛也是有一定差別的。
總結來說,與骨肉瘤相比,生長痛有三個不同的特點:第一,它不是持續性的,是偶發性的。第二,經過休息,可以緩解,甚至消失。第三,不會出現包塊,皮膚、肌肉都是正常的。
所以,當青少年出現骨痛,家長千萬不要想當然地以為就是生長痛,一定要在醫生的幫助下來明確疼痛原因,避免延誤病情。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